2012-01-03 16:51:20
人民网北京12月30日电?。钦咝硇拟⑽妈矗┘钦叽?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发布会上获悉,历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圆满结束。截至2011年11月,全国31个省(区、市)2871个普查基本单元的数据核定工作全部完成,普查取得丰硕成果。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出席发布会并发布普查成果。
根据最终的统计结果,全国范围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766722处。其中,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中,新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36001处,复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30721处。新发现登记占登记总量的69.91%。
普查工作历经五年 投入经费近15亿元
单霁翔表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2007年4月启动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经过三个阶段近五年的艰苦努力,已按时全面地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为了普查工作的有序顺利的开展,国务院组建了由16个部门和单位作为成员单位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国务院领导同志亲自担任组长。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普查经费近15亿元,其中浙江省和广东省累计投入均超过1.2亿元,四川、山东、河南等省份也超过5000万元的资金投入。
新型文化遗产“露头角” 普查融入新科技
单霁翔表示,此次普查成果从总量看,我国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达到766722处,较第二次文物普查增幅超过200%;从增量看,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536001处,占到登记总量的69.91%;从类型看,工业遗产、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文化景观等一批新型文化遗产得到充分重视,在新发现文物点中占有较大比重;从科技含量看,水下考古、航空遥感、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在文物普查中得到充分应用;从价值看,新发现和登记了一批重要文化遗产,对研究我国史前文明、古代社会及近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物博物馆队伍加强 文物?;っ媪傩绿粽?/b>
据记者了解,为促进我国文物?;すぷ鞯哪芰ㄉ?。通过普查,我国各级文物机构设置得到了加强和充实,文物博物馆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也得到提高,文物博物馆队伍规模也得以扩大,专业结构更趋合理,文物保护经费进一步增加,各地工作条件不断改善,文物?;せ∩枋?、设备更趋完善,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为文物?;な乱档目沙中⒄沟於烁崾档幕 ?br />
单霁翔最后表示,本次普查工作同时也反映出我国文物?;すぷ髅媪俚闹卮筇粽?。普查成果显示,我国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其中保存状况较差的占17.77%;保存状况差的占8.43%。面对此次文物普查登记的大量不可移动文物,如何加强管理,妥善保护,科学研究,合理利用,对于完善文物保护法规,增强文物?;ひ馐叮哟笪奈锉;ね度耄炕奈锉;せ?,提升文物保护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br />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