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全国兼职论坛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

“三农”文化是面镜子

2012-02-22 16:06:35

字号
从最底层、最薄弱、最棘手的地方观察,更能看清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看清普通民众精神状态和国家文化发展质量

    从最底层、最薄弱、最棘手的地方观察,更能看清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看清普通民众精神状态和国家文化发展质量

  可以从另一个维度来认定文化强国,就是把处于基础地位和短板状态的文化部分作为尺度。从最底层、最薄弱、最棘手的地方观察,更能看清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看清普通民众精神状态和国家文化发展质量,也更能看清中国是否已经成为文化强国或者是成为什么样的文化强国。“三农”文化就是这样的试金石。

  首先,“三农”文化检验中国作为文化强国的性质。中国走向文化强国,依靠先进文化。这种文化只有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结合在一起,才有生命和力量。所以,“三农”文化这面镜子真实反映了先进文化与亿万农民以及正在向城市转移的农民的关系,反映了中国文化是不是真正深植于中国社会并积极地作用于中国社会。

  其次,“三农”文化检验中国作为文化强国的实力。它将消除由来已久的城乡文化对峙和目前乡村出现的文化涣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城乡居民的意志凝聚起来,增强民族凝聚力;它将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特别是在乡村与城市互动中推动文化创新,从而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它将加强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让农村文化服务成为神州大地最美的风景;它将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育民、乐民、富民的作用。

  第三,“三农”文化检验中国成为文化强国的模式。建设文化强国是今天中国人走出的一条新的文化崛起之路。“三农”文化要弥合城乡、区域矛盾,在和谐与融合中保持各自的活力,突出民生意识,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关注农民和进城新居民的生存发展。

  “三农”文化是伴随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而产生的文化现象,认识和把握这种文化现象,不仅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推动“三农”文化建设,应该成为更加自觉的行动。

  要形成“三农”文化的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贯穿“三农”文化,而且要在“三农”文化中提到提炼,它要体现公平正义、互助友爱、扶贫济困的基本精神,并且在农民中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全社会弘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传统。

  要形成“三农”文化建设的思路。“三农”文化的价值取向要融入“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要融入一系列制度改革中。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和城乡文化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促进“三农”文化的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要形成“三农”文化建设的合力。每个城里人的周围都生活着无数来自农村的居民,通过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大家的幸福家园,不只是政府的事,也不只是农民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在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的同时,引导全社会关心、参与“三农”文化建设,着重激发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源性力量;形成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合力,一方面加强对“三农”的帮扶,一方面利用市场机制,为“三农”发展争取更多的机遇与空间。

  到基层寻找坐标,到深处寻找伟力,我们才有文化强国的底气。

  (作者单位: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孙若风)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三农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