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5 18:02:06
由单个的项目性?;ぶ鸩阶呦蛳低潮;?、科学?;ず鸵婪ū;?/p>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七大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で榭?。他表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单个的项目性?;ぶ鸩阶呦蛳低潮;ぁ⒖蒲П;ず鸵婪ū;そ锥危兄泄厣姆俏镏饰幕挪;ぬ逑狄殉醪叫纬?。
马文辉表示,去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すぷ魈峁┝思崾档姆杀U?。同时,开始制定出台《境外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管理的暂行办法》等配套性法规,将法律设立的调查制度、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传承与传播制度等进行细化,转化为各项长效工作机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すぷ髀跎闲绿ń?。
据悉,中国现已完成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共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9万件,普查文字记录达20亿字,拍摄图片477万张,普查资源总量近87万项。截至2011年,国务院已批准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219项,并实施了国家级名录项目“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得到命名,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传承,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濒危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建设了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な笛榍H俏镏饰幕挪詹楣ぷ饕讶〉媒锥涡猿晒?。
但马文辉也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的境况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传承人年岁偏大,年轻人因收入偏低、掌握技艺时间长等原因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情不高;重开发、轻?;さ南窒蟛煌潭鹊卮嬖?;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不够扎实、深入;有些保护的方式、方法,保护的原则性规定在实践中没有很好的得到贯彻落实;基层?;すぷ魅嗽绷鞫源蟆⒆ㄒ祷”∪?,素质亟待提高。
此外,马文辉还透露,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已经结束,经过审核后,有1000人左右最终参评,最终能够得到命名的,将不会超过前三批每年的平均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应该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并非所有的传承人都够资格。”(记者赖睿)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