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2 11:49:04
季老特别推崇毛主席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认为这是军队作战思想的精髓和战争指导的最高境界。他还认为对待战争问题不能太天真、太幼稚。
近日与国际战略问题专家俞源先生闲聊,无意中了解到,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于逝世前一年,曾与俞源等几位资深战略学者论兵一番,其中谈到毛泽东军事思想。我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觉得季老的论兵之言很有意思,也很有现实价值,有必要让广大官兵知晓。
我与俞源先生的话,是这么聊起来的:
常:您是文革前北京大学的老研究生,应该认识季羡林先生吧?
俞:当然认识,他是我的老师,当年听他讲过课。2008年8月9日,季老97岁生日的第三天,我和军事科学院的老领导糜振玉、徐根初同志还到医院看望过他。季老对战争问题有自己的基本看法,对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一段很深刻的论述。我先问问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常:这样说吧,毛主席本人最看中的,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过毛主席不把这个叫“精髓”,也不像我们概括为“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精神”,而是叫作“打仗的办法”,多次强调他最看中的就是这个。
俞:太对了!季老最看重的也是这个。季老对我们说:毛主席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军队作战思想的精髓,也是战争指导的最高境界。战争是人类智慧中找不出更好解决问题办法的最后手段,是以取胜为目的的,这就决定了不能跟着对方的路子走,要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怎么便于取胜就怎么来。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争取主动”。
常:季老一下子就看到了战争本质和作战问题的核心。那么,他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呢?
俞:我们当时正在研究发展中华战略文化与改革开放的关系问题,专门向他讨教,见面后谈到战略文化时,他上来就说了这番话。当今时代的国际政治军事斗争复杂尖锐,季老关心我们的战略战术,担心我们丢掉这个精髓。
常:季老还谈什么了?
俞:他还谈到对待战争问题不能太天真、太幼稚。季老说:既然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那么在战场上就不得不死人。宋襄公指挥打仗,“不击半渡”,“不擒二毛”,即不俘获头发花白的敌人,实在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不能滥杀无辜,但打仗岂能心慈手软。既然战争是不得已的,是最后的、暴力的,又怎么能用伦理道德来束缚自己呢?
常:我听到这些话有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的感觉,对我们这些年轻军人是一种教育。但这些话出自一位大文化人之口,我感到有些意外。
季羡林先生为博古通今的学界大师,也是饱经战乱、阅尽沧桑的智慧老人,更是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爱国者。由于经历不凡和博学、“打通”的缘故,他“跨界”谈论与其专业看似不搭界的军事问题,亦能轻松地游刃其间、直捣核心。他对历史、战争乃至人性的本质看得透透的。他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评述乍看并无新意,然而却饱含着这位东方智者的深刻认知。季老是慈祥善良的老人,但对战争这个“国之大事”却保持着超乎寻常的清醒、理智和务实,对待仁者他主张厚施仁义,而对待不仁者则力主彻底不仁。他是真正的智者和汉子!季老的论兵之言更像是大实话,闪烁真理之光、脱尽书生之气,将在历史的深空中长久回荡。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