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全国兼职论坛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

李安谈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系列专题2

2012-07-17 12:02:55

字号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核心问题研究 ——以中国文化交流网为例谈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战略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核心问题研究

——以中国文化交流网为例谈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战略

主讲人:李安

    李安 原《地产风云》主编,《曲江模式》与哈佛MBA财富论坛主讲人。现重点研究“曲江十二五规划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陕西通航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陕西荆山文化景区发展战略”、“蓝田四吕和谐文化旅游景区”等课题。

接上期:
      
第二个问题:陕西文化产业的土壤
       讲着个问题呢,我选了几个关键词,这几个关键词大家可能在日常生活当中会或多或少听其他老师、或者亲朋好友都能提到的,包括网上也能见到。
    这几个关键词就是:“三秦大地、八百里秦川、十三王朝、周秦汉唐”。就是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大家就会明白,明白什么?明白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这个土壤是非常的肥沃的,陕西它是中国文化产业具有文化特征、文化内涵、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中国第一文化大省。
    为什么说陕西是中国的第一文化大省呢?
    陕西首先有13个王朝在这建立都城,我们会常听说的一个词“十三王朝”。包括杜康酒,它也是以这一概念生产出高端的白酒,所以文化的概念,同样的一瓶酒别人卖十块二十块,它就可以卖到上千块,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它就赋予了这个产品极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它的名称就叫“十三王朝”,非常高端的一款酒。这说明了文化,刚才我们说的一个概念,文化为什么能创造财富。就是它一旦和产品、和你具体的日常生活密集相关的一些东西结合起来后,它成为你的必须品,或者说生活中一种形态,你经常得需要它,它就会创造出经济价值。
    “三秦大地”这个关键词它这个范围呢,就是我们可以用一个词就是“八百里秦川”来形容。我们陕西有“周、秦、汉、唐”四个王朝最辉煌的历史,比如说曲江新区的迅速崛起,它也是选择了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才崛起。
       前两天,曲江新区政府刚发的一条消息,就是在未来五年里,大约要投资两千亿来发展文化产业,这个消息在曲江新区的官方网站刚公布,曲江新区它的发展也只是经历了短短的十年,但是十年前它的文化价值是零产值,十年后它将发展到千亿的规模,它靠的是什么呢?
    它靠的就是把文化这种特征形态,当做一个产业去运作的超前发展战略意识与执行力,我们会在第五个问题里面详细跟大家交流曲江的机遇与它的崛起。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陕西文化产业的土壤,是非常肥沃的,它是整个中国其它任何一个省不能向其并论的。
    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我去考察了杭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不久还回去考察洛阳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为什么要去这些地方考察呢?
    因为这些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都是比较长的,还要比如像南京,都是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因为我在北京已经待了七年了,不用在去考察,再去研究了,像洛阳,我可能去的就比较短。像杭州,在南宋,也是作为一个国都;它的文化底蕴都是比较深厚的,未来我会把这些文化古都都考察几遍,这样你的知识结构,各方面的视野,都会更宽广一些,更有一些数据。
    所以我们刚才用“周、秦、汉、唐”更具体一些东西来说明陕西文化土壤是非常肥沃的,也是中国其他任何一个省、市不能媲美的。那么相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中国目前为止做的最好的两个板块,一个是深圳华侨城,一个是西安的曲江新区,因为它们的产值规模都超过了一百亿,那么还没有超过一百亿的呢,有一大片。比如山东的齐鲁文化产业园、新疆的天山文化产业园,这都是最近三年之内才发展起来的一些东西。
    那么你像江浙地区的工业经济产值也很发达,江苏的华西村,大家可能也听说过,号称中国第一村,现在的工业产值达到五百亿,但在文化产业这个领域它的价值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
    华西村工业的发展,是可以带来产值,大家熟悉的一个概念叫GDP(国民经济总产值);但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价值却很低;那么这些东西,包括我们陕西很多区、县就是它的文化底蕴;文化也很深厚,但是关于文化增加值,文化产业怎么发展?怎么做的问题?几乎都没有起步,许多区域县市还都在睡梦之中。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夏、商、周”是中国历史文明十分核心的一段时期。我们说“周、秦、汉、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派文化,是中华文明以及陕西文化的精华所在。
    与“周”文化密切相关的核心地,就是咱们陕西的岐山县。前几年,当地的县长、县委书记出了两本专著,我前段时间刚把它学完。要说“周”文化,谈“周”文化,发展“周”文化相关的文化产业;我们大家就一定要了解岐山。
    那么,现在大家看到关于“周”文化产业发展状态比较直观的东西,就是宝鸡市近年来投资建设的“青铜器的文化广场”项目;让人直观一些,但真正的“周”文化的根源,还是在岐山那块。就是它的这个国家的建立,它的发祥地,它的源头都在这一块,周原这一片,因为它有国家级的周原博物馆,所以它能代表周”文化正宗的东西,就是说它的土壤,它都在这一块。
    那么秦文化的土壤在那里呢?第一个板块甘肃天水礼县,它这个地方,是秦的先祖秦庄公在乃个地方开始发祥,秦文化的崛起前后也经过了将近五百年的历史文化,才有秦统一六国这个概念。从西周武王开始分封天下的时候,一直到了秦二世,前前后后经过了几十代代的延续,它经过将近五百年的发展后,它才逐渐的走向消亡。
    为了探索“秦”的文化渊源关系,我也去过了很多地方,包括“秦之道”,我们考察了三千多公里,有大量的拍摄的照片,带了一个车队去考察。
    那么“汉源文化”的土壤呢?更多的是在汉中这一块,因为它的发祥是从汉中这个地方,汉高祖刘邦在这个地方制定了很多治国的策略,比如新建水利、修建山河堰,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能看到西汉时期建造的这项水利工程遗址仍然在发挥作用。
    为什么要讲着一点呢,因为水利对一个农业国家来说,它是一个国家级的战略,就跟我们现在探讨“文化产业”战略是一个道理,它的重量和份量是一样的。目前为止,我们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前几年,《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做了一项调研,他们的对云南大旱的情况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云南现在建成的水电站超过60个,很少有一个具有大型水利灌溉功能!这说明了什么?
    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古人已经知道怎么样来运用这个水利,来为一方百姓造福,反过来说,云南这么大一个省,建了这么多的水电站,云南的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和长江的源头有着密切关系,大家都在建电站,发电挣钱,而很少考虑农业灌溉和生态问题。
    这说明了我们现代人的智慧,与古人相比的缺陷性。
    当时,《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他们调研的结论是没有一个水电站,具备大型农业灌溉功能,都发电了。这说明了领导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出现了重大失误。那么,通过这一“文化的探索”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你如果把这一个话题研究透,你将来就可以和水利的任何一个系统,任何一位高官或专家、学者去对话,而不是一个盲者,去“盲人摸象”,那么我给你说的数据呢,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经过非常严谨的调研之后得出的,他们的这种调研数据是通过实地考察得出的,是非常有参考的价值。
      那么唐的文化?它的根源在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
     
所以我们刚说的“周秦汉唐”文化的源头,它都跟陕西的土壤密切相关;三秦大地、八百里关中地带、陕南、陕北的文化沉淀都是非常深厚的,所以通过这些事例,来说明我们陕西文化产业的土壤是非常肥沃,但是我们怎么样来开发,这是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探索的。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