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8 13:57:35
《俄罗斯报》5月14日文章,原题:俄罗斯年轻人择业更多聚焦中国
与时下的潮流不同,如今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年轻人在规划自己未来时,越来越多得将重心移向中国,而非莫斯科或欧洲城市。
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找不到体面工作又无法接受低收入的西伯利亚有志青年都认为西方才是乐土。除了一些个体商人,以及为数不多的东方学系毕业生以外,很少有人会关注相邻的中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西伯利亚逐渐出现一种新的就业趋势——中国越来越受到当地年轻人的青睐。
目前,在西伯利亚几乎每所大学都会开设中文课,甚至成立东方学教研室或东方学系。同时俄中两国互换留学生也更加普遍。除了在校学生,越来越多的青年专业人才开始对中国感兴趣。目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担任俄语教学的叶莲娜?卡扎科娃说:“当初我被曾经就职过的大学推荐来中国工作,工作时间不长就回国了。但是现在,我越来越希望能留在这里生活。”
尽管在中国“物美价廉”随处可见,但相对而言,奢侈品、大城市里的房价、西式餐厅的消费等还是价格不菲。然而具体到房租,同俄罗斯、欧洲和美国等地相比,中国仍具有明显优势。在北京的普通小区里中档标准的一居室租金仅略高于新西伯利亚同等住宅,而在城区附近的小区每月花3000-4000元人民币完全可以租到一套非常舒适的住房。
低生活成本对于那些刚就业还处于试用期,且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因此,中国是俄年轻人开始职业生涯的绝佳平台。对于有工作经验又掌握外语的年轻人来说,即使离开中国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工作。对俄罗斯的雇主来说,他们已经不再是没有经验容易被人忽略的菜鸟,而是高水平且拥有海外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俄罗斯IT人才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在中国也不例外。阿尔泰州立大学毕业生安娜?茹丽娜说:“中国区域学这门专业吸引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高速发展的中国看上去更有前途”。
另一方面,西伯利亚联邦区在逐年扩大同中方的合作,因此当地年轻人甚至不需要走出国门就可以获得在中国的工作机会。了解并熟知中国国情专业人才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旧炙手可热,而那些摒弃了一味崇尚西方刻板思想,意识到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的人来说仍有大把机会可以施展才华。对于那些在学校这座“教育工厂”的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的所谓法律学家和经济学家来说,那些看好中国、聚焦中国的年轻人在职场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将更多、更大。
责任编辑:付韬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