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2 12:54:05
据沪上多家媒体报道,新学期开学后,一本新的拓展型沪语教材《歌谣》正式走进了沪上中小学课堂。《从前有个老伯伯》、《社员挑河泥》等被几代上海人传唱了数十年的经典沪语歌谣,又在“90后”、“00后”的中小学生们中间吟诵和传唱起来。
《从前有个老伯伯》等沪语歌谣,朗朗上口,富有趣味性、灵活性和为上海独具的乡土特色。让出生在上?;蛟谏虾I涎У暮⒆用且魉衅鹌挠械闵虾?ldquo;乡音乡语”味道的歌谣,以此来了解和掌握上海方言,这确实不失为保护和传承上?;澳酥帘;ず痛猩虾4车赜蛭幕囊桓鲇行揪?。
语言无优劣,任何语言以及方言都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根本,也是文化的灵魂。在笔者看来,所谓?;ず痛猩虾;?,最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条乃是一个“用”字。
通过吟诵上海歌谣或学唱沪剧等等,让中小学生学说上海话,这不失为传承上海话的一个好办法。这也可以算是中小学生的一项课余文化活动吧。中小学生们在说说唱唱间,上海话就学会了,就能说得蛮好蛮灵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也许不一定说得像《上海话大辞典》或《小学生学说上?;啊氛獗窘滩睦锕娑ǖ哪敲幢曜迹?,只要说的是阿拉上海人听得懂的上海话,那就可以了,那就可以算是传承上?;暗墓ぷ饕丫〉?ldquo;阶段性成果”了。
上海话的发源地和使用的主要地区在哪儿?毫无疑问在上海这座特大城市。这些年来,在上海,沪剧、上海说唱等用沪语表演的戏曲艺术也一直得到政府有效地支持扶助和社会各方的关注与参与。即便是以推广普通话和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为主要工作职责之一的上海市各级语委和各级各类学校,也都把上海方言的使用和传承放在了一个比较恰当的位置,给予了一定的地位的。比如,上海市语委相继组织专家开展了上海方言语料库的田野调查,建立语音资料有声资料库等工作。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在某种程度或某种意义上,和上海方言的?;ぁ⒋泻褪褂糜谢亟岷掀鹄吹?。今年以来,上海有关各方更是加大了传承上?;暗墓ぷ髁Χ龋教逶谡夥矫婀Σ豢擅?。比如,上海电视台“新闻坊”节目设立了沪语主持节目、报纸、电台和东方网等也设立或增加了学说沪语的栏目,等等。
笔者以为,传承和?;ど虾;?,除了政府各级语委或语言界专家学者这一头须加强对上?;暗奶镆暗鞑楹陀镆糇柿峡獾乃鸭虢⑼猓辉谖颐抢习傩照庖煌?,尤其是在中小学生乃至幼儿园小朋友这一头,完全不必搞得“吃力来兮”的,完全可以“寓学于乐”嘛,或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唱唱《从前有个老伯伯》等歌谣,或学上一段“燕燕说媒”或“芦苇疗养院,一片好风光”等沪剧唱段;甚至还不妨晚上吃好晚饭后,打开电视机看看“阿庆讲故事”等沪语节目,这就是在学说或在温习上海话了。这样也可以了。
此外,中小学校开展学说上?;罢庖幌羁斡嗷疃?,似乎也不必苛求在上海生活和求学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或者新上海人的小朋友也必须学说上海话。完全可以随他们“怎么高兴怎么来”。也许,他们更喜欢说普通话,或者喜欢说自己的家乡话,那也很好嘛。这才展现出我们上海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与宽阔??!
须知,中华语言文化本来就是多民族多地域多元文化的融合体。因为不同而兼融,所以才生生不息,代代流传。推广普通话和传承上?;?,是不矛盾的,更不存在非此即彼、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该是因为有所不同而相互兼融,因为各有所长而相得益彰吧。
(缪迅)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