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全国兼职论坛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

最美文化人:坚守湖南大山30年的文化站长

2015-01-04 11:46:49

字号
2014年12月25日晚,湖南省保靖县普戎镇文化站站长彭运敏结束了对该镇普戎村春节群众文艺晚会的节目辅导,回到家中已是晚上8点多。每年有200多天,彭运敏都这样不厌其烦地下村辅导,足迹遍布普戎镇9个行政村的
      2014年12月25日晚,湖南省保靖县普戎镇文化站站长彭运敏结束了对该镇普戎村春节群众文艺晚会的节目辅导,回到家中已是晚上8点多。

每年有200多天,彭运敏都这样不厌其烦地下村辅导,足迹遍布普戎镇9个行政村的72个村民组,有时他在偏远的村寨一住就是一个星期。下坝村是距普戎镇中心最远的村寨,那里山连着山,车子不能直接到达,彭运敏经常是步行前往,早晨出发,下午3点才能到达。

普戎镇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土家族聚居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但生活在这片苍翠大山里的纯朴善良的土家人民,对文化生活有着深切的渴望。出生并成长在这片大山里的彭运敏深刻了解这份渴望,所以从1982年担任普戎业余剧团团长,到后来担任普戎镇文化站站长,他作为大山里的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奉献了30多个春秋。其间,彭运敏放弃了成为教师的机会,但他并不遗憾,因为如今普戎镇的老少妇孺总会像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望着他的到来,并亲切地称呼他“彭老师”。

彭运敏的确当得起这一称呼。在30多年的基层文化工作中,彭运敏边干边学。他订购了各类群众文化业务书籍,自学了群众文化管理学、戏剧编导和舞蹈形体训练基础知识等,自费参加了湖南省群众文艺大专班的进修学习,还经常为了学习一个土家族摆手舞动作或是一曲土家山歌,翻山越岭、披星戴月,上门请教老艺人。

凭借着勤奋好学的态度和对土家文化的深厚感情,彭运敏对当地的戏曲、土家山歌、土家织锦等多种文化元素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称得上土家文化的“万金油”。每年农闲季节,彭运敏都会从自己参加演出活动的微薄收入中抽出资金开办各种培训班,既当组织者,又当授课老师,通过培训班和平时的文化辅导,彭运敏将自身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群众,培养了一大批繁荣和传播土家文化的人才。

亨章村民俗表演队演员彭秋萍是彭运敏众多学生中的一个,跟随彭运敏学习地方戏剧和舞蹈已有15年的时间。在彭秋萍的眼中,彭运敏是个热心肠的人,做事非常认真,“他在教我们舞蹈基本功的时候非常严格,但也很有耐心,经常鼓励我们慢慢练习,不要急。”

在彭运敏的培养和带动下,很多村寨自发组织成立了土家族摆手舞队、山歌队、打溜子队、九字鞭队等土家族民间特色文化表演队。目前,普戎镇民间文艺团队总数达到13支,群众文艺骨干达103人。每逢农闲时节、传统节日或农家喜事,彭运敏便会带着这些民间文艺队伍走乡串寨,给大山里的百姓送去欢乐。

在普戎镇文化站50平方米的民俗陈列室里,摆放着328件当地非遗实物及民族民间工艺和生活用品,涵盖纺织、木雕、竹编、草编、陶瓷等多个类别。这些实物是彭运敏1992年至今一件一件搜集而来,部分是他捡拾的,更多的则是他自掏腰包购买的。至今,彭运敏为搜集土家族民俗民间工艺实物已花费近2万元。

保靖县非遗中心副主任彭秀莲告诉记者,为了记录和保存土家族建筑习俗,彭运敏曾在一个冬季的雨夜在土家族农家刚搭好框架的新房外蹲守了整晚,只为采访和拍摄土家族盖新居特有的“做梁粑”习俗。“采访和拍摄从凌晨开始,一直到早上8点才结束,他身上都湿透了,一身的泥巴。”彭秀莲说。

今年58岁的彭运敏此前几乎没有走出过湖南,此番作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是他第一次出远门。领奖归来,他将获奖证书与群众文艺团队的演员们一起分享,大家都很高兴。“没想到像我们这样在偏远大山里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获得这样的荣誉,这让我们做起事来更有劲儿了。”彭运敏说。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文化人 湖南 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