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2 15:03:59
本报宝鸡讯 凤翔县考古人员在日前发现的一汉代土洞墓里,发掘整理出陶罐、陶仓、陶灶等文物,为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昨日,凤翔县文物旅游局文物旅游股股长董海兵告诉记者,1月16日下午,该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在长青镇马道口取土场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随即赶赴现场,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进行抢救性发掘。古墓位于长青镇马道口村西部的断崖处,平时村民在此取土??脊湃嗽毕殖〔饬亢蠓⑾郑故椅媳弊呦?,长约4米,宽约1.5米,由于年代久远,上部已基本垮塌。根据其形制及裸露文物,工作人员判断墓葬为汉代土洞墓。墓室里的棺木已经朽化,出土了陶罐、陶仓、陶灶各2件,另有铜质柿花4枚。董海兵说,陶罐、陶仓、陶灶是汉代墓葬里常见的陪葬物,柿花是用于固定棺木的器具,相当于现在棺木上的大钉子。
据介绍,从墓葬的形制和出土文物看,墓葬主人不是富贵阶层,应是平民阶层,汉代权贵的墓葬,一般至少都由汉砖箍造而成。但是,该古墓的发现,为现代人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文/图 记者 王晓光
名词解释
土洞墓,中国古代墓葬种类之一。墓室西高东低,西宽东窄,有拱形的顶,就像一个小型的土窑洞,属典型的土洞墓。在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一般的横穴式墓是地下的土洞墓,规模较小构造较简单,墓主多为平民。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