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全国兼职论坛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

绿地产城一体布局京津冀 楼宇经济催生增长新动力

2015-07-29 16:45:01

字号
地产业进入白银十年后,房企也一直在不断的转型中摸索新的盈利模式。近几年来,行业一线阵营中的绿地集团借助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政策,摸索出产城一体化的新路子,而北京市房山区的“绿地智汇产业城”已经成

地产业进入白银十年后,房企也一直在不断的转型中摸索新的盈利模式。

近几年来,行业一线阵营中的绿地集团借助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政策,摸索出产城一体化的新路子,而北京市房山区的“绿地智汇产业城”已经成为较为成功的样本。

据了解,该项目结合了绿地集团布局房山的绿地新都会、绿地启航国际三期、绿地诺亚方舟三个项目优势,集办公、购物、餐饮、商务金融为一体的综合体,成为房山区人民政府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试点。

房山区当地政府对绿地这一模式也比较认可。房山区区委书记刘伟,对绿地发展楼宇经济中为入驻企业提供的软、硬件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房山区要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理念。

绿地京津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南城计划完成后,该模式会逐步向大兴、通州等北京周边区域扩散,形成独具绿地特色的产业覆盖圈子。”

对于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中国城乡发展中心副主任蔡甦认为,除了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强大内驱力,产城一体化也可以推动城镇化建设。

他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趋势已经明朗,在新型城镇化下,产城融合才是发展趋势。”

 绿地开启“智汇”模式

智慧化办公-超级前台及休息区

在造城成为房地产企业逐步放弃的过去时后,如何为“城”注入产业活力则成了新的课题。

绿地房山缤纷城项目的运作模式,曾经在整个地产圈里引起了热议,而其核心产城一体化也被看作是房企转型新的模板。

其实,早在2013年,绿地已经着手打造产城一体化项目。

彼时,绿地就对外宣布以房山区为北京地区“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第一步,未来将进一步从房山区向北京东部、北部迅速扩展,以全资源型一站式产业链商办物业营造专家的实力,布局北京,树立绿地品牌在地产行业中的标杆典范,实现企业与区域经济的共赢。

两年过去,绿地全力打造的样本已基本成型。

据绿地京津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绿地以产城一体化战略为导向打造的绿地智汇产业城,将人居发展和产业发展并行,以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副中心城市,最终实现产城一体化为目标。绿地智汇产业城将对房山两大核心产业板块起到衔接和串联的作用,同时利用自身资源和运营优势,使产业产能最大化,将搭建成首都唯一服务于人、服务于产业、服务于城市的城市化综合平台,树立产城一体化新城模型典范。

当然,楼宇经济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内增力量也不容小觑。

房山区区委书记刘伟把绿地的行为总结为,“第一家自己独立拿地的企业;第一家勇于投资如此大规模商办用地的企业;第一家致力于发展区域楼宇经济的企业。”

 绿地为何再成男一号

智慧化办公-数字阅览区

每条路上的先行者,都背负着希望。为什么首先迈出产城一体化步子的又是绿地?是偶然还是必然?

公开数据显示,作为地产全球化的领航者,绿地集团先后在亚澳欧美4大洲10100余城,打造35座世界级摩天地标、60余座现代服务业综合体、100余座产城一体化新城镇体。仅2014年,绿地集团完成商办产品销售面积841万平米,同比增长93%,商办产品销售金额高达1296亿元,同比增长90%。

作为房地产领域知名的商办专家,绿地对商办房产如何转型也可谓“未雨绸缪”。

据绿地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公司在201312月成立了绿地集团产业发展中心,标志着集团商业地产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模式。

此外,绿地“为政府所想,做市场所需”的经营理念,也帮助绿地在推进产城一体化过程中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北京房山试点区,当地政府为“绿地智汇产业城”出台产业扶持新政,并且给予装修补贴政策、税收奖励;房山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还授予绿地启航国际三期为“北京市房山区绿地文化创意产业园”,整体纳入房山区“智汇产业城”规划下,重点发展楼宇经济,这也是房山区首个政企联手的产城一体化模式的房地产项目。

此外,房山区政府在该项目建立了“绿色行政审批通道”,协助入驻企业“零成本”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年检、变更、增资等行政审批手续,缩短入驻企业手续办理时间。

据了解,目前绿地创造的“房山模式”已成为楼宇经济的典范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新模式助力京津冀一体化

在谈到“房山模式”的发展时,绿地方面表示:产城一体化未来会与京津冀一体化高度融合。“集团把产业发展中心放在京津事业部这个平台上,就是一个很好的预判。”

按照绿地 “三步走”的思路,第一步:做好房山试点产业区;第二步,以“北京南城计划”为发展引导,推动扶持平台向大兴区、通州区扩张,由西向东形成具有绿地特色的“产业发展带”;第三步,深度融合北京“十二五”规划战略布局,由南向北推进产业发展辐射方向,推广至朝阳区、昌平区、顺义区等北部绿地项目,最终形成南北联动的全北京产业运营布局。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其实绿地在京津冀的布局已基本成型。

北京方面,绿地京津事业部2013年在北京共拿14幅地,总金额约119亿元,总面积超过1000亩,成为去年在京拿地面积最大的房企,其中90%以上为商办用地。

天津地区,京津事业部投资50多亿元开发以影视文化产业为核心、“国际一流、亚洲领先、中国第一”的世界级复合型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总占地28平方公里,力图打造影视基地、音乐基地、艺术创作基地与传媒总部基地四大产业基地。

而在河北地区,绿地已经陆续投资开发了香河三个项目,目前总建设面积约100万平米,拟投资约54亿元,已投资33.5亿元。

722日,美国《财富》杂志正式公布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绿地集团以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425亿美元(2617亿元人民币)的成绩,位列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第258位,连续四年成功入围该榜单,排名较去年跃升10位。

“很明显,绿地的发展理念和国家京津冀一体化的思路是不谋而合的。”绿地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公司一直在不断冲刺新的目标,创新模式无疑也会进一步提高集团商办地产的潜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新动力 京津冀 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