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2 10:15:00
北魏永平二年开凿,现为甘肃省四大石窟之一的北石窟寺;有着古老农耕文化和典型黄土地貌特征的农耕民俗文化村;草木葱茏,气候宜人的南小河沟;有亚洲第一黄土大坝之称的巴家咀水库;五彩斑斓香包,具有鲜明地域和独具黄土高原特色的窑洞以及独特的婚丧嫁娶风俗礼仪等等组成了西峰彩色的旅游风景线。 2006年,这些具有黄土风情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中外游客35.7万人(次),其中外宾149人(次);外联团队289批、13465人(次),为全区带来旅游收入1655万元。
疏理整合 打包推介——“黄土风情一条线”
去年的旅游主题是“中国乡村游”,西峰区旅游局主动出击,因势利导,大力培育乡村“农家乐”旅游的新载体,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全年规范培育南湖农家苑、彭原手工面、董志“土鸡”、温泉杂粮馆等“农家乐”旅游接待点23处,直接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近百万元,成为全区旅游产业开发工作中的新亮点。第五届香包节期间,推出了以南湖公园、南佐香包刺绣基地、彭原手工面、庆阳机场、姊妹井、庆发绿色食品公司在内的“黄土风情一条线”旅游产品,向中外嘉宾展示了西峰区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淳朴典雅的民俗风情、造型独特的黄土奇观、清新优美的乡野风光、和谐健康的文明成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全区正逐步形成了以董彭公路、西合公路为轴线的乡村旅游带.同时还推出文化西峰、山水西峰、民俗西峰、现代西峰系列旅游产品,新开辟区内绿色郊游、城市风貌、乡村风情、民俗采风一日游精品线路6条,开辟周边红色、休闲、观光、祭祖朝圣等线路6条。
对外宣传 专业营销——全力推介旅游亮点
西峰区采用“走出去讲、请进来看”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在营销推介工作上不断加大力度,开通了《西峰旅游网》,对西峰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节会节庆、旅游产品、旅游企业等进行了登载;印制《西峰旅游》、《走进西峰》彩色宣传折页6000份,印制邮政旅游版贺年卡3000张。先后组织旅游企业和香包刺绣大户参加了云南国际旅交会、山东(济南)友好城市旅游博览会、无锡全国西部地区旅游产品展示会、甘肃省文博会、西交会、兰洽会等各类展会10多次,签订合作协议6份,积极与周边省市建立旅游协作关系,构建区域旅游协作网络,分别在西安、兰州、银川、深圳等城市设立旅游产品代销点5处。借助5届香包节,积极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2005年策划实施的《北豳遗风》大型民俗艺术展演活动,以“节俗、食俗、礼俗、农俗”四个场景,艺术再现了庆阳千古遗风,接待了民俗专家和部分节会嘉宾,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当年8月为省旅游局特邀的香港中国旅游台《走进甘肃、观注旅游》专题片摄制组提供了千沟万壑黄土风情、跑马攘院、耍狮子、民俗娶亲、风情唢呐、贴窗花、压饸络面、绣香包等场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循环播放两个多月。11月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国际旅交会上, “福娃娃的故乡---甘肃庆阳”一举闻名,由西峰区旅游局提供的500个小 “福娃娃”被省政府、省旅游局作为最吉祥的礼品赠予中外嘉宾,宣传效果极好。还开发出了旅游邮政贺年卡、绣花鞋、手提袋、骑象菩萨、旅游光碟、《西峰旅游》折页、扑克牌、旅游杯垫等特色各异的新产品。其中,绣花拖鞋已开发了3代产品;创意开发的北石窟寺《骑象菩萨》系列工艺品,收藏价值高,被确定为第四届香包节纪念品,目前成为市、区对外馈赠的佳品。作为一个最基层的旅游局长——西峰区旅游局局长戴彩燕做得很辛苦,每次参加一些全国大型的旅游系统会议,她都会精心准备一些香包和西峰的其它旅游产品,在会议的间隙,在合影的一刹那,把它们赠送给与会的领导和参会人员,许多人因为喜欢那神奇美丽的香包,进而打听庆阳在那里,有人则将美丽和神奇保留在心间。
合力推进 招商开发——力促西峰旅游升级
西峰区财力不足,仅靠自身力量搞旅游远远不够,必须聚社会之力,才能推动西峰旅游快速发展。去年区旅游局进一步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共落实引资项目6个,完成投资1600万元,占任务的160%。实施旅游产业项目4个,完成投资500多万元,论证贮备项目12个,向外推介项目3个,其中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和华夏公刘第一庙2个项目进入省旅游局重点项目贮备库,于2006年11月1日至3日参加了国家旅游局在宁波举办的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洽谈会?!渡鸵ぞ哟迓湫】底≌丶际跫捎胧痉断钅俊吠ü擞煽萍疾恐鞒值?nbsp;“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专家组的初评。在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总投资1200万元的自然生态游乐山庄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山体租赁、绿化,开通下山道路2.6公里,完成投资220多万元;总投资800万元的庆阳历史碑林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300多万元,建成正殿主体及展厅20间;总投资120万元的游客服务中心建成三面主体,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由民营企业家顾登崔先生投资80多万元兴建的岐伯纪念馆大殿已落成,古历“三月三”正式开放并接待游客。彭原宝塔寺建成了普勒老和尚舍利塔,区内的华夏公刘第一庙、北石窟寺、梦阳山庄、老洞仙山等景区(点)也分别实施了一批开发项目。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塬面绿化补植工程全面落实,共补植各类绿化树木400多棵,创造性地超额完成了民俗村景区的塬面绿化补植任务。通过各类旅游项目的逐步实施,全区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旅游景点的吸引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东湖公园和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经过对景点的景观设施和综合管理等软硬件的完善,于11月20日顺利通过了国家A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
领略黄土风情,品味农耕文化,在有“陇东黄土高原天然标本园”之称的小崆峒,体现“天人合一”建筑哲学的窑洞民居、绝无仅有的绿色郊游、异彩纷呈的香包刺绣、剪纸、皮影、泥塑、陇东道情等无不点缀着西峰美丽的旅游风景线。蛹破千层终化蝶,西峰区的旅游产业经过多年发展,路子已经越走越宽了。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