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全国兼职论坛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

绵延的黄土高坡 浓浓的乡思乡情

2016-03-25 16:08:40

字号
接到父亲的电话,是在腊月初八,刚端起一碗稠糊的粥,就被这浓郁的陕北口音打断了。身在诸如西安这样大城市的人,每天都是上下班的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进了腊月也埋着头往前赶日子,早就忘了年的步子已经悄然贴近。

 5A81.tmp.png

作者张雅颉

“正月里回老家闹秧歌来!”

接到父亲的电话,是在腊月初八,刚端起一碗稠糊的粥,就被这浓郁的陕北口音打断了。身在诸如西安这样大城市的人,每天都是上下班的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进了腊月也埋着头往前赶日子,早就忘了年的步子已经悄然贴近。这一个电话,让城市里淡淡的年味瞬间被浓浓的乡情融化了,我已经忘了父亲后来说了什么,只记得我回了一句:一定回来。

    “上一道那个坡来下一道梁,探不见的拉话话人,招一招手”“三十里的明沙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我来看妹妹”。陕北的黄土高原,孕育了信天游的高亢,秧歌的柔美和腰鼓的奔放,听到陕北民歌,就回到了故乡,扭起陕北秧歌,就感受到乡情。我的家乡,在陕北的绥德县,是黄土高原中以峁为主的峁梁沟壑丘陵区。绥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夏、商即为雍州之地,旧称“上郡古邑”,也素有“天下名州”之美誉。绥德人钟爱的陕北秧歌和陕北民歌,均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体验陕北文化,绥德的气息最为浓郁,每年正月,县城里都会组织秧歌汇演,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绥德自古是文化大县,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然而先天不足的自然环境,使得绥德虽然也属于榆林市的地域之内,却没有沾上“中国的科威特、煤城”等光。榆林市在地域分配上,北六县的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榆阳区等地,油气、煤炭资源极其丰富,而南六县的佳县、米脂、绥德、子洲、清涧、吴堡等地,油气、煤炭资源极其匮乏,所以,绥德没有诞生过煤老板、油老板,没有赶上造富的浪潮,也没有经历过神府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一直较为贫困。

我从小生长在榆林市区里,位于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儿时的记忆中,信天游里唱的那一道道山、一道道梁,是我遥远的老家。为什么遥远?因为我的老家距离绥德县城几十公里,其中有很长一段是土路,据榆林市不到两百公里的路,我跟着父母要先坐大巴车、再倒面包车,再步行几十里地,辗转折腾一整天才能回去。早已不记得多少次,我和父母天刚蒙蒙亮就出发,直到趴在父亲的背上,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在煤油灯忽闪忽闪、暗黄的光线下,我才能看到满屋子焦灼等待我们回家过年的亲人,这一趟趟披星戴月的返乡路,构成了儿时最头疼却最有意思的回忆。

我的老家,这个遥远的小山村,属于绥德县和清涧县的交汇处,这里距离毛主席的佳作《沁园春.雪》的诞生地只有几十公里,距离陕西的领导村—出过四个省委书记的地方也隔河相望。祖祖辈辈的人民在这里生存繁衍,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正是这样恶劣的环境,诞生了一颗颗不安于现状的心,从这里走出的人民,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拓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砥砺奋进,书写了一笔笔精彩的篇章!

发展经济,交通先行。几十年来,伴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里很多人也外出工作,然而老家的交通极不便利,一遇雨雪天气,黄土道路又泥又滑,车辆无法行驶,使得走出去的家乡人,有着强烈的改变家乡面貌,特别是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的欲望。近年来,中央加大惠民工作力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榆林市委、市政府和绥德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15年,老家连接附近三个乡镇的水泥公里全部修通,结束了“尘土飞扬返乡路”的历史。2016年的春节,村里出门在外的家乡人,甚至几十年没有回来的游子,纷纷从西安、北京、上海等地赶回来,以闹秧歌的形式,庆祝道路修通。这一次的相聚,通了的不仅仅是几十公里的土路,更是千千万万“走出家乡的榆林人”的民心!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论身在何方,我们的根永远在故乡,故乡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散发着强大的磁场,牵引着游子的心,牵挂着游子的情。“锣鼓敲得震天响,唢呐吹得暖人心,秧歌扭的真带劲,老老少少尽开颜”,寂静的小山村沸腾了,儿时热闹喜庆的过年场景,再一次在眼前浮现,看着此情此景,我不由的心潮澎湃,眼泛泪光,也顾不得天寒地冻,赶紧换了一身秧歌服,拿起扇子,扑向欢乐的人群,扑向家乡的怀抱......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乡思 高坡 乡情 张雅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