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2 15:28:00
“《士兵突击》播出10年了,这期间感觉很少再有超越它的作品。”“特种兵题材很热,但真正写进人心里去的不多?!保保叭?,在上海影视四季沙龙活动中,军旅剧导演康洪雷、毛卫宁,编剧王丽萍、马尚龙,演员萨日娜、刘敏等走进“南京路上好八连”营地,与战士共话影视创作,畅谈如何孕育更多新生代军旅题材影视作品。
从《和平年代》到“特种兵”,士兵故事撼动人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部名叫《和平年代》的军旅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发强烈反响。这是改革开放后,直接触及军队改革话题,思考在和平年代军人如何自我定位的一部电视剧。
“当时,张丰毅、尤勇等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引发大家思考,更开启了同类题材在新时期的探索之路?!庇笆悠缆廴死钚俏奈贝锰獠挠笆幼髌贩⒄故崂砹巳舾山锥?,《和平年代》是第一阶段的代表作。
此后,2000年至2005年间,《突出重围》《DA师》《导弹旅长》等一批电视剧将镜头瞄准了演习中充满悬念的“红蓝对抗”,同时还生动演绎了军民鱼水深情,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
到了2007年,兰晓龙编剧、康洪雷导演的《士兵突击》横空出世,几乎影响了一代观众。“士兵效应”不仅加速了王宝强、段奕宏、张译、张国强等一批“硬汉式”演员走向成熟,更让观众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这部剧诞生十年间久演不衰,成为一座里程碑。
近年来,也有《我是特种兵》《麻辣女兵》等问世,但多在视觉效果上增加了冲击力和观赏性?!爸钡秩诵牡亩魃倭?,这是军旅剧发展中面临的难点?!崩钚俏乃?。
面对一群喜爱《士兵突击》的战士观众,导演康洪雷说:“一切的创作都是源于热爱……我对士兵们的生存状态始终关注?!彼衔心侵帧安慌灼?、不放弃”的执着坚持,才能使自己的创作打动人心。
“现实中的军营生活比剧情还精彩”
“过去我们的电视剧主要反映的是统帅如何指挥作战,进入21世纪后,一批‘战壕里的故事’搬上荧屏,观众喜闻乐见,这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在国内外都有尝试,关键是要符合现实逻辑和文艺创作规律?!薄妒秃炀泛汀墩狡臁返牡佳菝滥怠?/span>
在与编剧导演们的对话中,“南京路上好八连”战士也主动发言。有战士说,他是看了《士兵突击》后,才下决心入伍的,入伍后发现,现实中的军营生活比剧情还精彩,更磨砺人的意志品质。他希望时隔多年后,这类展现战士甜酸苦辣的影视作品能更多一些,希望影视剧本身能有新的飞跃。
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影视作品对于新兵入伍的动机形成和素养训练等具有积极意义。因看过《士兵突击》《亮?!返鹊缡泳?,受其精神感召而入伍当兵的要占新兵近三成。
编剧马尚龙认为,如何挖掘现实中精彩的军营故事,需要靠编剧、导演、演员去深入生活、感受点滴细节?!啊妒勘换鳌返戎猿晒Γ且蛭媸档那楦新呒?,让观众觉得可信、可敬。”
“写军人、演军人,首先还是要多下生活”
为拍摄新作品,曾多次亲历特种兵艰苦训练的演员刘敏说:“很难想象当时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我下生活时,和女兵们同吃同住,还受过特训,我一直坚信,要演好一名军人,先要扎根下去,体验真实的军旅生活。”
令刘敏欣慰的是,她参演的《炊事班的故事》《卫生队的故事》播出后都促进了一大批青年或报考军校、或应征入伍。
“这就是影视作品的魅力,我们不能忽视军旅题材影视剧对老百姓的感召力?!鄙鲜兰停福澳甏胛椤⒑罄醋档木缱骷彝趵銎妓?,“写军人、演军人,首先还是要多下生活,体验如何‘当军人’,这是尊重文艺创作的规律,《士兵突击》等作品能使很多普通人都热泪盈眶,与编导长期深入生活有很大关联,今天我们希望写出新生代的军旅作品,也要靠经常下生活,与官兵交流、交心?!?/span>
据了解,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主办的上海影视四季沙龙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孵化”多个军旅题材项目,未来王丽萍、康洪雷、毛卫宁等还将开展合作,推出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士兵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