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17:20:43
逐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诚信意识,让每个人都重视、珍惜、爱护自己的信用记录,自觉用诚信标尺约束自身行为是目前中国社会治理的一个重大课题,而诚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国正逐渐加速迈进诚信社会的门槛。从“诚信卡”激活区域诚信到“诚信森林”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贵州不断推出重大举措,以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四大信用主体为主线,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
破冰:“诚信卡”激活区域诚信
构建诚信社会仅仅依靠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应从每一个人、每一户家庭着手,大力宣传诚信建设,让广大群众提高对诚信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的氛围。发端于因农民信用缺失影响到农业产业化长远发展的清镇“诚信清镇卡”就是使农民切实感受到诚信建设带来的好处和实惠。清镇全市广泛开展的“诚信农民建设”活动,不仅加强了诚信宣传教育,健全了信用激励机制,在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的同时,还着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使诚信成为市民的行为准则、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把“诚信”打造成为清镇的又一张名片。
“诚信卡”是由清镇市内多家银行根据自身的运营特点,经审核后向诚信农户、诚信市民、诚信职工发放,持卡人在办事、审批等方面,享受优先办理,被视为清镇人的“第二身份证”。诚信主体凭借“诚信卡”在“吃、住、行、娱、游、购”等日常生活所需服务方面,尽享诚信带来的便利。通过开展诚信农民建设,打造诚信政府,铸造诚信企业,塑造诚信农民,不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农民与企业之间、农民与金融机构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且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也不断提高,农村市场上短斤少两,商品销售中以假乱真、售后服务大打折扣,交通营运中“甩客”等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现象都得到了有效遏制和显著扭转,塑造了自尊自重、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
深化:“诚信森林”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2016年3月31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高新区、白云区“诚信森林”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在贵阳举行,并全面启动“诚信森林”建设。贵阳市白云区将以诚信标准100条为对照,诚信积分100分制为基础,面向全区居民制作发放“诚信卡”,按其诚信星级将享受信贷、教育、创业、就业、诉求、办事、社保、扶持、培训、法律援助等“十大优先”和贷款额度及利率、购物、医疗、税收、缴费等“五大优惠”。早在2014年,贵阳市白云区大山洞社区就率先将“星级诚信居民评选”纳入社区创新管理,100名星级诚信居民在社区公共服务、就医就业、贴息贷款、购物等方面得到优惠,进一步激发了各居民自觉讲诚信、守诚信的行为。
白云区大山洞社区“三星级诚信居民”
居民在认真阅读“星级诚信居民”评选标准
“诚信森林”以诚信市民、诚信政府、诚信企业为三大建设主体,建立诚信卡工程、诚信优先优惠工程、失信教育惩戒工程、诚信文化建设工程、诚信大数据建设工程。方案的实施建设旨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鼓励全民参与,倾力创建诚信和谐社会,以诚信打造最佳招商引资环境。
延伸:四大领域构建“诚信贵州”
贵州于2016年4月印发了《贵州省2016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了2016年贵州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提出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重点领域诚信建设开展工作。同时,推进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完善企业、个人、行业相关信用信息。构建联合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大力推行信用创新示范建设,推进“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加强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守法诚信得扶持、失信违法受处理”的良好氛围。
政务诚信: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编制《公务员诚信手册》,加强公务员招考和培训中的诚信意识、诚信知识教育。同时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诚信档案,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申报、廉政记录、年度考核结果、相关违法违纪行为等将纳入档案。
商务诚信:建立健全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诚信档案,建立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发挥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作用,对违法失信者实施联合惩戒,提高失信成本。
社会诚信:医生教师有信用记录。要求建立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并开展诚信医院和诚信药店创建活动。加快完善药品安全领域信用制度。建立药品研发、生产和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同时建立教育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教师和学生、科研机构和科技社团及科研人员的信用评价制度,将信用评价与考试招生、学籍管理、学历学位授予、评选表彰等挂钩。
司法公信:为加强司法执法人员和司法从业人员信用建设,《要点》提出建立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人员信用档案,把徇私枉法、办人情案和金钱案以及不作为等违法和不良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并作为考核评价和奖惩依据。同时建立健全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人员、司法鉴定人员等诚信执业规范和司法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和信用记录。建立执业资格退出机制,依法打击司法从业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违法和失信行为。
此外还要将公民交通安全严重违法情况纳入诚信档案,促进全社会成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向社会公开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结果。
持续: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讲诚信、守诚信”氛围
走进贵州雷山县的村村寨寨,在村头寨口、村委院楼、村民房壁,凉亭院坝各种“讲诚信、守诚信”的标语、牌匾比比皆是,抬眼入目,诚信建设文明之风迎面扑来。雷山县利用“信用村”创建评比活动,计生部门“双诚信、双承诺”管理工作的契机,在广大农村开展诚信道德宣传,实施诚信文明建设,既净化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又为构建和美新农村写下浓重一笔。诚信标语牌匾竖在眼前,时刻提醒大家,为人处世接物待人要有良心,讲诚信。
横挂在丹江镇白岩村苗寨公共凉亭的诚信横匾
竖立在丹江镇白岩村苗寨寨口的诚信村牌子
而在凤冈县涌现出了村民主理事会等新的自治组织,将“信用”写入村规民约,形成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
黎平县中潮镇则创造性地建立了诚信农户信息数据库,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从2013年起,中潮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诚信农户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诚信农户信息数据库。通过诚信农户信息数据库,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农户的经济情况和诚信度,这使得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政策倾斜和项目开发,帮助有资源、守诚信、懂技术的农户做大做强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增值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
息烽县有序推进政府诚信、经济组织诚信、社会组织诚信、司法公信、个人诚信等“五大诚信”体系的建设。大力实施“阳光政务工程”,转变政府职能,推出“一站式”服务等政务模式。采取褒扬、公示等制度,提高“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知名度,以创建“文明诚信企业”、“百城万店无假货”一条街、诚信建设活动示范街等各类诚信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诚信为本理念,积极培植诚信企业。并深入开展诚信建设“五个一百”创建活动和“学雷锋·文明驾驶员”等主题活动,不断推进政府诚信、个人诚信、经济组织诚信、社会组织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这些“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食品示范户”、“文明信用户(村)”及诚信单位(个人)已成为诚信发展、诚信致富的领头雁,在全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贵州近几年来在诚信体系建设上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充分借助大数据进一步完善诚信管理系统网络平台的建立,强化征信、授信、用信机制,将“守信多助,失信寡助”的理念根植于群众心间。通过“诚信贵州”建设的不断完善,全面促进诚信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梦增添新的持续的发展动力。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