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9 10:10:05
反弹琵琶舞,敦煌伎乐天。在丝路文化的滋养下,敦煌题材的舞台艺术涌现,“丝路敦煌风”再次刮起。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20日将正式演出。重新创排的《丝路花雨》2016版将作为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开幕式演出剧目,迎接85个国家的宾朋。
曾执导《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等演出的知名导演王潮歌,这次将目光聚焦敦煌。他说,不同于“我看你演”的观影关系,在演出中丝路古道与敦煌莫高窟将穿越历史的尘沙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也将融于历史、融于剧情。
“在敦煌,随手抓一把沙,掌心就是故事。”在王潮歌看来,如何将有厚重历史感的丝绸之路,准确地、不亵渎地表现出来极为关键。
早在2000多年前,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凿通”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敦煌,这个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成为东西方文明的荟萃之地。这段悠久灿烂的历史,吸引了一代代艺术创作者前来敦煌寻找灵感。几十年来,敦煌题材的剧目不断推出,长演不衰。
上世纪70年代末,敦煌艺术首次在舞台上展现。甘肃省歌舞团(今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的舞剧《丝路花雨》一经上演,便引发轰动。37年间,该剧累计演出2800余场次。反弹琵琶这一莫高窟壁画中的造型,也借《丝路花雨》走向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丝路花雨》讲述的是敦煌画工神笔张及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伊努斯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故事。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说:“这个剧讲述的是中外友谊,是人间大爱。和平拥抱世界的姿态正契合丝路精神,这也是《丝路花雨》保有生机的关键?!?/span>
《大梦敦煌》也将在首届丝路文博会期间再展风采。2000年,这部将莫高、月牙两个敦煌元素人格化的舞剧在北京首演并大获成功,如今已在国内外演出超过1000场次。
“不少人曾提出,有了《丝路花雨》,还有必要创作《大梦敦煌》吗?”《大梦敦煌》艺术总监苏孝林说,“事实证明,敦煌文化包罗万象,任何一部作品,只能展现它很小的一角。”
《敦煌古乐》《西出阳关》《敦煌魂》《敦煌神女》……几十年来,敦煌为艺术舞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目前,敦煌题材的演出已涵盖舞蹈、舞蹈诗、杂技、京剧等艺术形式。
如何将历史用当下观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展现,一直是从事敦煌题材舞台艺术创作者思考的问题?!洞竺味鼗汀酚茫蹋牛拇笃聊蝗〈袼苣镜谰?,演出效果大为提升?!端柯坊ㄓ辍吩诜吧杓粕?,寻找民族性与国际审美的平衡点。去年开演的《敦煌盛典》则格外注重灯光效果。高科技和新理念的引入,让舞台上的“敦煌风”愈发具有现代味儿、国际范儿。
“敦煌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剧撷取的只能是沧海一粟。我们站在世界文化宝库这一平台,也应当创作出与它同样生辉闪光的艺术作品?!甭浇鹆?。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