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全国兼职论坛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

梁海明:“一带一路”的离岸传播

2016-09-26 16:37:39

字号
“离岸”概念广泛应用于财经领域。在国际金融市场,一些国家、地区的金融机构除了从事本国货币的存贷款、结算和交易等业务外,也从事其他外币的存贷款、交易等业务,这类业务被称为“离岸金融”。

梁海明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

一、什么是“离岸传播”?

1、什么是“离岸”?

“离岸”概念广泛应用于财经领域。在国际金融市场,一些国家、地区的金融机构除了从事本国货币的存贷款、结算和交易等业务外,也从事其他外币的存贷款、交易等业务,这类业务被称为“离岸金融”。

DSC07923(2).jpg

例如,香港、新加坡、英国伦敦等城市,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成为了人民币离岸市场,这类人民币离岸市场,大大丰富了人民币产品的种类,推广了人民币业务,增强了各国对人民币的认受度和吸引力,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功不可没。

2、设立离岸传播中心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就“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八项要求,其中两项是切实推进舆论宣传,以及弘扬丝路精神,设立离岸传播中心可以有助落实习近平主席的相关要求。

DSC07769.jpg

传播领域也可考虑借鉴“离岸金融”的理念,在境外和海外更多利用“离岸传播”中心的效应,例如通过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本地的网络——包括政府官员、媒体、财金界意见领袖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和财金专业人士等,用更专业的金融思维和金融语言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离岸传播”,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阐述“一带一路”在跨境经济合作上的意义,以及对中国从不同角度的深层次解读乃至“现身说法”,借助“他人之口”让中国形象更具有真实性、可信性和权威性,促进更多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的了解、认同和参与。

3、“离岸传播”三大效用

A、可加强“人际传播”

从意见领袖向大众传播的观念这种“人际传播”的形式,比大众媒介的传播更能改变受众的态度乃至习惯。事实也证明,金融领域的意见领袖如投行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和股评家等在新媒体、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意见,往往比媒体的报道更受重视,也更让大众易于接受。

B、更易收集沿线国家的“隐性舆论”。

“隐性舆论”,指的是民众内部非公开传播的民意和言论。这些沉默的力量往往比传统的报纸、电视台等传媒机构更能够影响真正的舆论流向,我们通过“离岸传播”中心,可以更为容易地从各类媒介、场合收集“沉默的声音”,以便在对外传播中不断地调整或修饰再次传送给沿线国家的信息,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交互式传播,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关切的问题早日得到答案。

C、更易令沿线国家相信“一带一路”可带来益处。

美国最强大的传播队伍在纽约华尔街,中国最强大的传播队伍在香港中环。在这一角度下,“一带一路”倡议就如同一项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通过离岸传播中心去展开营销和推广,例如更多强调“一带一路”某个项目,可以给某国创造多少GDP、多少就业率,增加民众多少收入,如何提升了交通效率和企业的效能等等,这不但可令沿线国家更加相信第三方经济数据的真实性,更能提升沿线国家的经济,给民众带来实惠,实实在在地打造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DSC08706-HDR(1).jpg

二、政府、媒体、大学等“离岸传播”的具体措施

增加使用财经语言,提升与沿线国家之间的“通感”。这是由于当前随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逐步一体化,各国经济、金融系统愈趋深层次联结,财经渐渐成为一种国际共同“语言”,各国民众对股市、外汇市场、债券市场、重金属价格等共同的体验,已产生了广泛“通感”,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表现,无论语言、风俗、民族、国籍都不是障碍。因此,在金融领域,用通用的金融“语言”来传播新时期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可大大增加构想对沿线各国民众和机构的吸引力。

1、政府包括各使馆等驻外机构

应更多使用财经语言,用国际社会易以理解的方式,及拿出深具说服力的解释,以充分的案例和理据让各国知道,即使在2015年中国经济遭受国际各种因素冲击,中国仍以占全球约14%的GDP总量创造了占全球约25%的经济增量,对全球经济作出超额贡献。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动力的转换,以及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必将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的增长动力。

2、媒体需要更多以财经视角对外传播

以令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新常态,同时进一步掌握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细节变化,清楚了解到中国经济的增速既是经济规律的展现,也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耙淮宦贰毖叵吖腋Φ崩斫庵泄迷鏊偎浞呕海杂惺盗?、仍有能力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能够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这都是媒体在推动“一带一路”进程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3、在外国大学设特定教席和项目

借鉴香港、台湾和日本的做法,在世界著名大学、研究机构设立和“一带一路”相关的“讲座教授”席位,以及出资请世界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研究“一带一路”相关课题,并考虑冠名相关大学及相关研究机构。加强和扩大与中国相关课题的研究,他们从事学术活动和发表文章时,都会自然地产生学术与社会影响,如同行走的中国名片。

如剑桥大学的贾吉Judge商学院,牛津大学的赛德Said商学院以及路透Reuters新闻研究所等。应鼓励在沿线国家著名大学中由企业或个人出资设立“丝路讲座教授”、“丝路”奖学金、“丝路”研究所等。

4、增加文化领域的传播和文化交流

在对外传播中,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fication)往往具有奇异的力量,可以打破地理的界限,甚至促使受众对境外的某种文化认同程度高于自身文化,这种效果过往在美国、欧洲流行文化在全球传播中已多次被证实。过去美国、欧洲等在文化输出的同时,还伴随着产品的输出。文化和产品的结合,不仅促进了美国、欧洲与世界各国的在民心上的相通,更促进了政策沟通和贸易畅通,同时也有助于发展美国、欧洲自身的经济。

欧洲“三名”(名车、名表、名牌服装),美国“三片”(薯片、影片、芯片)。中国美食、中国功夫、中国中医等这类软性的手段如或大力传播,不但中国更容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众“交心”,更能改变“一带一路”高高在上、有距离感的形象,让沿线国家的民众“暖心”,有利于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等领域的互联互通。

DSC08739-HDR.jpg

三、企业海外投资的“离岸传播”

1、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企业海外投资,站在“一带一路”的第一线,企业在外国的形象,基本相当于中国在外国的形象?!白谧宄菩?,乡党称悌”还不够,应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部分“走出去”的企业,为赚取更多利润,在环保问题、超时工作、偷税漏税等方面应用太多的“术”,导致在投资所在国常遭该国政府、民众诟病,对企业、对中国的形象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企业只有在投资所在国多尽社会责任,加上积极投入慈善事业,投资环境变得更好,企业才能做得更大。企业必须理解尽社会责任并不会减少财富,为善实质是有形地拿出去,无形地收回来。

2、通过“离岸传播”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前来中国

近年欧美国家、日本在多轮量化宽松政策之后,资金非常泛滥,需要寻找投资出路。加上欧美、澳大利亚的养老基金,中东国家的主权基金,由于在本国可投资项目已逐渐减少,也纷在国际市场上找寻可投的项目,中国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也是上述基金紧盯的目标市场。

调研结果显示,不少外国机构对中国的市场一直兴致勃勃,过去没有进入中国是出于不了解、不熟悉等因素,如今随“一带一路”的推进,大量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他们较为乐意和已到海外的中国企业加强合作,通过组建合营公司,或者互相参股的形式,既和中国企业共同打开国际市场,又和中国企业一起回归中国的市场。

四、结语

“离岸”概念源自财经领域的跨境业务,但事实上这适用于几乎一切跨境合作的推动。在“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中,借助“离岸传播”中心这一朋友圈,淡化政治外交色彩,更多使用财经语言和概念解释沿线国家的各种疑虑,并借鉴美国“三片”、欧洲“三名”经验,推动中国文化输出,推动企业海外投资的“离岸传播”,更有助于化解沿线国家抵触情绪,以及在“一带一路”下加强合作,这不但收到更为理想的传播效果,更能给中国,给沿线国家民众带来经济上切切实实的效益。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海明 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