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全国兼职论坛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

博物馆 让藏品成展品

2016-12-19 09:05:37

字号
雍正手书的“中正仁和”匾、乾隆御笔的紫檀屏风……首都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走进养心殿”特展,让养心殿268件套珍贵藏品,几百年来第一次走出紫禁城。

雍正手书的“中正仁和”匾、乾隆御笔的紫檀屏风……首都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走进养心殿”特展,让养心殿268件套珍贵藏品,几百年来第一次走出紫禁城。

截至去年底,我国博物馆已达4692个,馆藏文物4000余万件。然而,国家文物局此前对央地共建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出率进行统计时,发现展出率最高的不足5%,最低的仅为1.2%,平均不足2.8%。一边是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一边是较低的展出率,如何让历史文化遗产惠及更多观众?多地博物馆不断探索藏品流动、展出方式,为“老问题”寻求“新解法”。

交流办展,开拓展出空间

故宫文物“摆驾”首博,正是抓住了养心殿大修的契机。乾隆书房“三希堂”,透过隔板,30多件文物全方位清晰可见?!耙郧坝慰拖肟辞逅难?,都得趴在窗户上拼命往里看?!惫使┪镌涸撼さヶ杷?,此前因条件所限,养心殿只开放了30%的面积。

“办展览要常有新面孔?!鄙挛骼凡┪锕莩铝胁恐魅味硭?,早在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就举办了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文物展,共有西北五省28家单位联合参与,如今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省甚至出国举办巡回展览,也会不时引进国外展览。

合作才能实现共赢。目前,首都博物馆与国内外许多博物馆建立了合作关系,仅2014年以来,就推出了近20项大型特展。其中,“五色炫曜——南昌汉代?;韬罟脊懦晒埂闭钩?个月,参观人数高达42万人,创历年特展之最,也对扩大?;韬罟脊懦晒跋炱鸬搅饲八从械耐贫饔谩?/span>

藏品下乡,文化送到家门

红军用过的马灯、砚台,苏区政府制作的石刻标语……10岁的周圆丽一边听讲解员介绍,一边读着文物旁的说明,“大篷车能经常来我们学校吗?那太好啦!”

大篷车是四川省巴中市的“流动博物馆”,几年来,大篷车载着文物藏品多次到乡村中小学、社区、村镇等地展出,或配合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或在社区普及历史知识……

在社区,大篷车不仅把“文物送到门口”,还要“文化送进家里”。工作人员曾准备了《川陕苏区时期的廖承志》等专题讲稿,为居民开办历史讲座?;胤缟缜用窭疃安潘担鞫┪锕菟屠吹牟唤鍪俏奈镎估?,更是通俗易懂的文化课。

成效初显,水平仍待提高

据董理介绍,当前馆际之间的藏品交流方式越来越多,办展有时是单向引入或输出,也有联合办展或者对等交换。然而,限于办展程序严格、费用较高、?;ご胧└丛拥鹊瓤剂?,多数“家底”薄弱的中小博物馆仍然存在积极性不高、交流不足的现象。

“文博从业者首先要转变观念,博物馆不只是收藏和陈列的地方,而该是历史信息的挖掘者和传播者。”首都博物馆副馆长杨文英说,未来希望能够打破地域和行政级别限制,建立藏品交流共享平台。

如何?;の奈锊仄钒踩鞘导什僮髦凶钜斯匦牡幕疤狻!耙环矫?,文物在包装、运输、布展中存在损坏可能。另一方面,文物到了新环境,温度、湿度等变化也会有影响,所以需要引入特殊装置。”杨文英说,为此,首博特展一直选择具有专业资质的文物运输机构,此次展示乾隆临曹知白《十八公图》卷的展柜,就安装了专用新风系统,使温度保持24℃,湿度在52.2%,并每天巡回监测。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博物馆 藏品 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