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全国兼职论坛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

翟耀文:军魂

2017-03-12 18:18:59

字号
一次偶然的机会,把两次闻名中外的战役、一位威震敌胆的将军和两位曾浴血沙场的军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两次战役,一次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韩略伏击战,另一次就是老山自卫战。这位将军,就是电视剧“亮?!敝欣钤屏脑椭煌踅浇?/div>

(文 翟耀文)

一次偶然的机会,把两次闻名中外的战役、一位威震敌胆的将军和两位曾浴血沙场的军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两次战役,一次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韩略伏击战,另一次就是老山自卫战。这位将军,就是电视剧“亮?!敝欣钤屏脑椭煌踅浇?。两位浴血沙场的军人一位是,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军医、“庄氏药物电火花疗法”专利发明人,庄华骨科医院创始人庄金泉教授。一位是曾参加过老山前线反击自卫战、并荣立二等功、率领盲点救护队参加雅安大地震和鲁甸大地震救护工作的英雄易之先生。


今年3月4日中午,我陪妻子在临汾庄华骨科医院就医,正准备吃午饭,年轻漂亮的女院长王娜女士叫我,说从西安来了两位曾参加过老山前线战役的朋友来看望庄教授,庄华医院董事长王琳女士叫我下去见一下,并陪客人吃饭。极大的好奇心驱使我急不可待地跑下楼去。同样端庄、漂亮的王琳董事长给我介绍了两位客人:一位是老山前线“猫耳洞”中的战地女神、被授予“一等功臣”、现为西安市沣东医院院长的刘亚玲女士,另一位就是易之先生。王琳董事长也是一位退役军人,她是庄金泉教授的医学传人,也是庄华骨科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通过王琳董事长的介绍,我认识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刘亚玲院长和易之先生,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庄金泉教授。刘亚玲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西安市长安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984年她毕业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学校,她放弃了分配在北京某医院工作的良机,自愿报名来到了距离老山前线最近的云南前线医院——文山67医院。战役打响后,她坚决要求上战场,到战斗第一线救护战友,接受战火的洗礼。刘亚玲在战火纷纷的战场上,到底救活了多少伤员,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战斗英雄徐良身负重伤,就是刘亚玲匍匐在担架下救活的。在前线,上至首长,下至士兵,没有人不知道刘亚玲的,她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中抢救自己的战友。刘亚玲说,为了防止被俘,她常常是身藏手雷,衣领藏刀片,到万不得已时自己解决自己,绝不当俘虏。望着这位经历战火的女英雄,我问她,您当时怕不怕?她淡淡一笑说:在战友生死关头,早不知什么是怕了。当时的唯一想法,就是多救活一个战友。刘亚玲的英雄事迹被多家媒体相继报道,香港凤凰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战地女神刘亚玲》。2004年刘亚玲放弃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烫伤科和皮肤外科任主治医师的工作,主动回村自费创建了一所一级医院。2013年中央电视台启动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寻访乡村医生典型人物,刘亚玲被评为全国10位“最美乡村医生”之一。

易之先生在1980年在王近山将军曾任职的12军某部“百将团“当通讯员,当时他只有14岁。他的感人事迹不仅仅是参加了老山前线反击自卫战,并屡屡立功。在雅安地震时,易之先生召集了60名救灾志愿者,亲自带领他们到灾区进行救援,一次就挽救了32人的一个村子。在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时,他作为救灾现场救援队的队长,带领队员赶赴盲点救援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易之先生说,盲区抗震救灾工作不亚于战场,每天冒着余震的危险,白天热浪。晚上暴雨,道路随时都有滑坡的危险抢险队员日夜奋战,没有休息的地方,体力都透支了,但为了多救一个人,尽量减少乡亲们的损失,队员们咬牙坚持,没有一个人退缩。

两位部队英雄看望的庄金泉教授,15岁就参军随西北卫校处抗美援朝前线抢救伤员,曾参加过震惊中、外的上甘岭战役?;毓螅晌泄嗣窠夥啪?0基地首长保健医生。庄教授为战胜西北戈壁滩常见的骨关节病,发明了“庄氏药物电火花疗法”,不开刀、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并成为国家唯一治骨病专利。解除了部队官兵难以忍受的痛苦。从部队转业后,庄教授在北京创办了庄华医疗技术研究所和庄华骨科医院,随后又在临汾、运城、内蒙等地开设了分院和连锁医院。到庄华医院看病的有中央领导,省部级干部,地方政府官员,也有普通百姓,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国友人。庄金泉教授在国际国内多次受奖,原国家卫生部长钱信忠先生经庄教授为他治愈腰椎病后亲笔题词“庄氏药物电火花疗法”,“方法独特,疗效显著”。

在吃饭交谈中,当我听说易之先生以前所在就是王近山将军曾任过军长部队时,不由想起了抗战影视剧“亮?!敝欣钤屏什糠魅站降毓勰ν?,还干掉一个日本少将,让国军军官楚云飞佩服不已的故事,而这场战役的原型就是韩略伏击战,李云龙的主要原型就是王近山将军。当听我说到韩略战役的遗址就在临汾市所辖的洪洞县曲亭镇,并且离这里不远时,易之先生的脸上露出了惊喜、惊讶之色。我猜到了他的心思,就问是不是去韩略战役的遗址去看看,易之先生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我说你们时间紧,要不今天下午就去。易之先生果断的说行。我看了看庄教授,他也点头表示同意。在征得王琳、王娜两位女士同意后,我立即安排车辆,并叫来司机小吕,立即出发去曲亭镇韩略村。遗憾的是刘亚玲院长因医院有事,早已买好回西安的火车票,这次不能同去。

这次同去的庄教授、易之先生和王琳董事长都是军人,想不到的是王娜院长虽不是军人却是军嫂,她爱人是现役军人。望着他们这几个当兵的人和军嫂,我不由自嘲的说,由于我是独子,错过了当兵的机会,这是我一生的遗憾,但我当过几年民兵连长,民兵也是兵,坐在车上的几个人都笑了。

韩略伏击战遗址虽然离临汾不远,但我没有去过。我给家在曲亭镇的好朋友、著名诗人、原洪洞县商务局长景北记先生打电话询问路程,可惜的是景局长正在外地,不能和我们一起去,他安排他的弟弟在曲亭镇等我们,并给我们当向导。

韩略伏击战遗址位于曲亭镇韩略村西。为了纪念我军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这次战役,山西省洪洞县政府于1960年在当年战场的山沟背面修建了在韩略伏击战中牺牲的烈士陵园和烈士墓,并把这里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沟北烈士陵园旁竖立一碑,正面写着“韩略战斗遗址”六个大字。陵墓的前边立一石碑,详细记载了韩略伏击战的背景、战斗经过和重大意义。通过看碑文和事后查相关文史资料,我们知道了:在1943年八、九月间,蒋介石命令胡宗南调派几十万重兵围剿陕甘宁边区。党中央毛主席从各根据地的部队中抽调了10个团保卫延安。王近山将军带领的三八六旅十六团就是其中之一。被称为“王疯子”王近山当时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兼三八六旅旅长,当时日军正集中重兵在太岳地区进行大扫荡。当王近山在去延安途中,得知日军有一个“军官观战团”将由临汾去太岳地区“观摩”,并将途经韩略村时,王近山决定在这里打一场伏击战。韩略村西南一带地势险要,道路两侧是两丈高的陡坡,易下难上、易守难攻,是打伏击的理想地段。而王近山带领的十六团又是善于打近战、打夜战和打伏击战的部队。这次伏击战王近山只带4个连参加战斗,其余部队掩护随军家属转移。

1943年10月24日早晨,从临汾城内出发的日军军官战地观摩团乘坐了3辆小汽车,十辆大卡车向韩略村方向开来。日军做梦也不会想到,在日军眼皮子底下会有八路军的埋伏。韩略伏击战打的非常漂亮,前后一个多小时,共歼灭日军中队长以上军官180余名,其中有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有大佐联队长6名、据说还有日本天皇的侄儿,烧毁日军汽车13辆,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事后才知道,韩略伏击战歼灭的是冈村宁次亲自安排的“战地参观团”。这一战役使日本朝野震动,也打乱了日军扫荡太岳根据地的部署,极大鼓舞了军民抗战的积极性,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在韩略战役烈士陵园石碑后面,就是烈士陵墓,安葬着在战斗中牺牲的20多名烈士。据当地老百姓说,原来是土墓,烈士们遗骨都是装在瓦罐中的,后来经过修缮,才建成了现在的水泥墓。站在烈士陵墓前,庄金泉教授、易之先生、和王琳董事长三个军人向烈士陵墓行了三个军礼。礼毕,庄教授和易之先生双手紧摸墓壁,并把脸紧紧贴在冰冷的水泥墓壁上好久好久。我知道,这两位经过浴血奋战、战斗洗礼老战士一定想起了和他们共同并肩战斗并牺牲的战友们。我静静地站在那里,不忍心打搅他俩。抬头一看,王琳、王娜两位女士也肃立在墓前,两眼饱含了泪水。

走出烈士陵园时,易之先生说,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如果祖国需要,我会毫不犹豫的重返战场的,年逾八旬的庄教授听了他的话,紧紧地握了自己的两个拳头表示赞同。

望着这两位在战火纷纷的战场上幸存的两代军人,又想到“战地女神”刘亚玲女士传奇人生,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忽然感觉到,在他们身上体现的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人民军队军魂吗!他们和他的战友们,以及为保卫祖国而奋战在各个岗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士们,他们都是我们国家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作者为:山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山西作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原副主席)。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军魂 翟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