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16:24:02
序幕
清风十里、草长莺飞——这是早春三月,自然对人类的深情朗读。
这个季节,也是文化的种子萌动的神圣时刻。人类善以美妙的句子,向大自然、向同行者诉说心声。
这个三月,我们邀请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中的作家、诗人,畅谈他们对文化建设的感悟与远虑,并翻检出他们自己写下的句子,以声音为媒,向春天送上问候,向时代表露心迹。
从今天开始,请倾听每一个真诚声音……
银杏赞(片段)
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气息是宁静的令人神往的,空气是清新的带着甜味的,心情是美好而激动着的。
因为在我们的面前,满眼的,满天满地满世界的,都是银杏树——这,就是著名的“银杏时光遂道”。
现在,此时此刻,我们就在美色的包围之中了,我们在成熟的饱满的气味里,在金黄色的天地里,闪亮得似乎灵魂都跃动起来,浪漫得仿佛身体都飘浮起来。
是银杏,给了我们如此的馈赠;
是银杏,让这片土地变得柔软、温和,却又不失大气,豪放依旧;
并不是头一回见到银杏树,银杏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许是常见的,但是在我们曾经的记忆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或者想象中,银杏树总是要和其他东西相配的,一座中式的老旧庭院,庭院中的一棵银杏树,给典雅的院子平添一份活力;一条老街的街角,一口水井,依傍着一颗银杏树,给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份典雅;或者,那银杏树是在大师的画作中,那是一种无声的回响,唤起人们心中的热情……
似乎,从前在我们印象中的银杏树,都会配以其他一些东西,而今天,我们面对的银杏树,不需要任何配衬,它们就是银杏树,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一棵或几棵银杏树,而是大片大片的,是银杏的海洋,是银杏的世界,是银杏的天下。
试想,从前,深秋里的一棵银杏树,就足以让我们动心,让我们浮想联翩,让我们流连忘返,让我们拍个不停,赞叹不已。
而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一棵,不是两棵,甚至不是几十棵,这真是太奢侈,太惊艳,太震撼,头一次看到银杏树如此之多地集中在一起,它们是如此地紧接地气,如此地相互紧贴,不用配衬,不用点缀,大片大片的,有如看大片的感觉,但它们是真实的鲜活的大片,是触手可及的,不是虚拟的。
金黄的,闪亮的,目不暇接的,我们眼花缭乱了,心也乱了,心跳加速了,然而,乱过之后,又平静了。
悄悄地拣几片金黄的落叶,夹进笔记本白色的页面里,将现实生活中已然少见的浪漫情怀,收藏起来,带回家去。
范小青委员正在朗读《银杏赞》
“虽不像九寨沟那般多彩,也没有张家界那么的奇特,但是我一走进这片'金色时光遂道',立刻被深深打动。我愿意朗读这篇文章的片段,把那种体验分享给大家?!?/span>
——范小青
人物简介
范小青,1955年出生于上海松江,江苏省作协主席。著有《裤裆巷风流记》《老岸》《百日阳光》《城市表情》《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河》《我的名字叫王村》等长篇小说,《飞进芦花》《还俗》等中短篇小说集,《花开花落》《贪看无边月》等散文随笔集,《费家有女》《干部》等电视剧剧本,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范小青委员两会上说:
近几年,无论教育界还是社会各界,都纷纷提倡和强调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在这一过程中,很快就出现了别样的声音和走向。在一些小学,学校又把素质教育作为硬性规定加到孩子身上。各种素质教育课程的证书成为升学、评优推荐的必备条件,参加课外学习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再是培养兴趣或滋养人生,而是考证——这似乎又成了另一种应试教育,或者干脆就是第二种应试教育。
此外,各种课外辅导的教育机构应运而生,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家长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也有少部分的学校老师当起了课外素质教育的家教,既会影响老师在校的教学工作,也不符合有关部门对老师的某些规定约束。
这个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让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素质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有在思想上纠正了某些认识偏差,才能真正上好素质教育这一课。归根结底,素质教育是一种软实力,学校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过硬过实,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但不一定非要落到分数上。
对于社会上良莠不齐的课外教育辅导机构,有关部门应该担负起资质审查、日常抽查等责任,保证小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素质培养。在小学课业时间,也可以由学校自行安排素质教育课程,这更有利于校方和老师了解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家诗人致三月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