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0 12:12:09
“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是历史的证言;我们死去,证言留下?!庇芍骷曳段壤比甏醋魍瓿傻目拐教獠某て∷怠吨厍熘邸方沼芍厍斐霭嫔缯匠霭妗W髌芬云浠赝?、正义之眼、和平之眼和未来之眼,全景式再现“重庆大轰炸”这段悲壮历史和英雄之城气概。
在日机长达6年多的无差别轰炸下,市民龙舟赛面对敌机扫射仍以旗为枪击鼓竞渡,“雾都话剧”在残垣断壁的大剧院旁照常排练上演;70多年后,白发飘零步履蹒跚的受害者代表仍自费去东京法庭痛陈日军大轰炸战争暴行,捍卫尊严维护正义……作品生动展现了主人公蔺珮瑶、刘云翔、邓子儒在战争中的苦难经历、旷世爱情以及作为“重庆大轰炸”受害者代表对日本漠视历史的深刻揭露。《重庆之眼》既深切回望历史上重庆大轰炸中震撼中外的战争苦难,又对日本掩盖战争暴行的丑陋行径作深刻审思。
《重庆之眼》以浓郁的爱国主义为底色,无论是赛龙舟、演话剧,还是大隧道惨案以及最后的审判,在小说中任何一个重要的时间和事件结点上,作者所看重并着力表现的都不是愤懑悲伤,而是一个古老而日新的民族藐视一切苦难,在任何挫折和损毁面前都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硬气与正气,具有巨大的思想、情感与艺术的张力和感染力,震撼人心。
《重庆之眼》是范稳继抗战题材作品《吾血吾土》后的又一部力作?!度嗣裎难А吩?017年第3期卷首语评论道:《重庆之眼》让“重庆大轰炸”的历史,终于得到了后续震荡至今的全景式的充分书写。我们不要忽略这部长篇里程碑般的意义……《重庆之眼》就是一部拥有了国家志气、国家底气、文人诚信和文化自信的作品。在刘云翔、蔺佩瑶、邓子儒这些人物那里,喜事与丧事、幸存与幸福、轰炸与呐喊、牺牲与珍惜、失去与复得、重庆方言与中国古诗、青春与老境、颜面与原则、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太多命定的混杂并置,但有的必须严正抉择。切肤掏心的笔触,令人感慨万端,让我们从中将最动人的密码一一读出:读出英雄气、儿女情,读出江湖义、山河恸,更读得出家国事、民族心。
范稳曾在重庆上大学,对重庆有着深厚的感情。2015年,为创作《重庆之眼》,范稳专程从云南来到重庆驻扎采访、搜集资料和体验重庆城市生活,寻找抗战时期的市井百态以及这个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期间四处奔波采访“重庆大轰炸”见证人和受害者,取得大量珍贵的一手材料。作者认为,《重庆之眼》是向一座勇敢倔强的城市致敬、向一段不屈的光辉历史致敬的小说,也是向不平凡的岁月中弥久愈坚的爱情致敬的颂歌。
范稳是四川人,现为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其作品三度入围茅盾文学奖,代表作为反映西藏百年历史的“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法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在国外出版。
【书籍信息】
书名:重庆之眼
作者:范稳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3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为历史背景,展现了蔺佩瑶、刘云翔、邓子儒的旷世爱情和婚姻家庭生活,通过他们表现了坚强不屈、愈战愈勇的民族精神,以及重庆人乐观开朗豁达的个性特征、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本书结合21世纪中国民间方兴未艾的对日战争损害索赔活动,描绘了重庆大轰炸期间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反映了二战结束半个多世纪后中国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坚守,以及维权意识的觉醒。本书还意在通过一群重庆大轰炸中战争受害者的经历,探讨战后历史遗留问题的症结所在,日本政府为什么不反思认罪,中国战争受害者的勇气、尊严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等问题。
作者简介:
范稳,1962年11月生于四川,1985年毕业于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中文系,同年到云南工作,现居昆明,供职于云南省作家协会,国家一级作家。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现已发表各类题材、体裁的文学作品500余万字。代表作为反映西藏百年历史的“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其中《水乳大地》已翻译成法文出版,《悲悯大地》翻译成英文出版,另有作品翻译成德文、意大利文等。此为作者继《吾血吾土》之后反映抗战历史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曾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第七、第八、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第八、第十一届“十月文学奖”,《十月》创刊35年最具影响力作品,《当代》杂志长篇小说年度奖,第四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等多项国内重要文学奖。
【名家推荐】
范稳是一位有抱负的小说家。他有一种固执的坚持,去驾驭宏大、深重的题材。悠远的历史,残酷的现实,还有打通历史和现实的人的生存与命运?!按蟮亍?、“吾土”是他这种抱负从一开始就立下的难题和雄心。他一定是立下标题再去努力实现的小说家。这一次他聚焦于重庆山城的一段特殊历史,然而“之眼”穿透的,仍然是他一如既往的创作理想:为历史留下证言。在今天,这样的创作抱负尤显宝贵。在弥漫着人间烟火气的土地上,看到英雄前行的身影,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阎晶明
范稳的长篇小说,从《水乳大地》到今天的《重庆之眼》,每一部都有令人洞心骇目的气概。他选取常人难以驾驭的题材,穿透历史与命运的迷雾,直抵信仰与灵魂的彼岸。他在采访上投入的精力和热情,不输给任何一位报告文学作家,而他在构思和想象中获得的升华,又使他明显超越普通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具有令人惊异的陌生感和现实感、又深切震撼人心的原因。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
范稳的长篇新作《重庆之眼》,既是对中华民族宏大悲壮历史的再现与致敬,又是对历史巨变中个体生命的凝视与抚摸,浩然正气、民族大义与个体灵魂的伤痛并存,爱与恨、实与虚、残酷与诗意、反思与抒情相结合,构成了小说巨大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张力。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文学评论家吴义勤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