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1 15:03:49
“你好,我是‘敦煌小冰’,人工智能萌妹子。我会陪你聊天,还会告诉你所有敦煌的故事。”
春夏相交的敦煌,鸣沙山下白杨吐绿、杏花飘香,莫高窟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卢晓强从福建赶来,在莫高窟景区入口处用手机同这位24小时在线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敦煌小冰”聊着天。
“莫高窟有多少洞窟?”不到1秒钟,卢晓强就收到了“小冰”发来的回答:“莫高窟有735个洞窟,其中492个洞窟有壁画或彩塑?!?/span>
据古书记载,公元366年,前秦僧人乐僔行至此处,忽见金光,状有千佛,于是便开凿了第一座石窟,从此莫高窟应运而生。彼时,乐僔恐怕不曾想到,有朝一日,石窟的奥义与精妙,将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向人类讲述。
敦煌,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世界四大文明在这里交汇沟通、互鉴相融。人工智能,未来或将是撬动地球的一个杠杆,人类智慧在这里跨界碰撞、创造奇迹。当人工智能接入丝绸之路,当创新科技注入古代文明,这座丝路上人类共同的文化宝库,正散发出智慧与新的活力。
今天,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敦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给丝路文明带来了新的机遇。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敦煌小冰”的开发与上线,为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敦煌文化带来了别样的新颖方式,尤其是深受年轻人喜爱。
当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2016年,由敦煌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联合研发的人工智能讲解员“敦煌小冰”在金秋小长假正式上线,并迅速成为敦煌的“网红”。
“太有意思了”,卢晓强觉得这个机器人很可爱?!昂退祷熬拖衽笥鸭淞奶?,能方便准确地了解莫高窟各类信息,不像宣传材料那么冷冰冰的?!?/span>
别看岁数小,这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已经把上千页《敦煌学大辞典》烂熟于“心”,并通过一次次的人机互动和从互联网上吸收信息进行深度学习。除了不吃不睡,24小时陪聊,“敦煌小冰”更担负起文化传承、宣传文物?;さ闹厝?,闲聊中就能传播敦煌文化、历史、旅游、学术研究等各类知识和话题。数据显示,“敦煌小冰”每年至少可以帮助200万人了解古老且神秘的莫高窟文化。
中国微软所在的国家创新试验区中关村,是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像微软与敦煌这样的跨领域合作欣欣向荣。“一带一路”散发出越来越强的向心力和创新力。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上,除了商业,还有更多文化与历史的传承,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一带一路”上的文化,并且做到“无时无刻”的个性化学习。
敦煌莫高窟这座世界文化的宝库,千百年来以开放包容之心融汇不同文明。如今,在丝路精神的指引下,一场人工智能革命正在洞窟中悄然发生,敦煌文明经由全新的载体传播呈现,激荡出意想不到的心灵共鸣。
“数字技术让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活了起来,以此为基础,加上人文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让古老的文化艺术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走向千家万户,”王旭东说。(柳丝 范培珅 韩梁)(新华社专特稿)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