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4 23:43:02
2017年7月4日下午,《再造中国——领导型国家的文明担当》新书发布会暨察哈尔圆桌第52次会议在察哈尔学会成功举行。
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中央外办原副主任吕凤鼎,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联部原副部长艾平、于洪君,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常务副会长卢树民,三亚学院公共外交中心副主任、中国原驻布隆迪大使郁序忠,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解放军少将郝叶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四观书院院长廖彬宇、副院长王一等来自外交、军事、文化等领域的众多专家共同出席会议,就“一带一路”与中国崛起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由察哈尔学会和《再造中国——领导型国家的文明担当》一书的出版方——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联合主办,会议由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公共外交季刊》编辑部主任马文生主持,世纪文景副总编辑何晓涛代表出版方致辞。
马文生副秘书长致欢迎辞并做开场发言,他说,这本书揭示了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提出了社会主义梦。书中写到,中国梦有三个层次:中国之梦、东方文明复兴之梦、亚洲之梦,达到了这三个层次,中国就成为世界的中国。他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对本书作者王义桅教授表示敬意。
《再造中国——领导型国家的文明担当》作者、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在介绍新书时谈到,他在书中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角度深化了“再造中国”的时代命题,并从器物-制度-精神文明角度予以阐述。他说,“一带一路”正在再造海外中国,今后中国的海外GDP将超过本土,再造一个器物的中国。在五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国(traditional China)、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即现代中国(modern China)的基础上,他认为全球化时代将再造一个制度的中国,中国将有一个新的身份,即全球中国(global China)。他还认为,从内陆文明到海洋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信息)文明、从地区文明到全球文明,三大文明转型将再造一个精神的中国。
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中央外办原副主任吕凤鼎指出,他对本书中对当今中国和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众多问题的广泛涉猎和评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谈到了“中国模式”、“中国制度”、“中国外交”、“中国崛起”,谈到了中国的发展需要向世界解释的各种疑问,也谈到了中国应该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理由和担当。他指出,近年来我国的智库活动和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衡量高水平的智库和智库人的主要条件是,他们的活动和研究课题是否能够密切贴近和跟踪内政外交的大问题,并为服务中国的国家运营适时提出独到的、有价值的看法和建议。他希望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学者在观察世界、服务国家方面都能够展示出自己的能力来,都能够发挥自己作用,都能够在家国情怀方面有更多的展示。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联部原副部长艾平认为,提出中国模式实际上是要通过核心概念确定一个基本立场——到底有没有中国模式,要不要讨论中国模式,是不是应该努力概括这个中国模式。他说,中国最宝贵的就是中国经验,这种经验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例可循,事实证明后进国家在这个进程中是永远处于边缘,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有状况,中国的经验很有代表性。他指出,中国模式的关键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讲好中国故事的来源还是做好中国的实践。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解放军少将郝叶力认为,中国的学者和中国问题的研究确实而且应该必须有开放的视野,必须有一个全球的视野,缺少沟通导致国外学者对我们多有误解与猜测。她用四个字总结了王义桅教授的几本著作:“统”,就是把中国的再造和世界的再造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统筹来解决;“通”,就是现在这个世界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世界不仅仅是平的,而且是通的;“同”,指的是一定要讲世界大同,世界一定要共同发展,不是单极的发展;“融”,不是二元对立,从国家、国际、国民三方面研究国际网络空间和网络主权问题,大家就能够找到共同点,求同存异和聚同化异。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认为,王义桅教授在书中所提出的理念实际上是中华优秀传统和历代学人优秀精神文脉的继承。他指出四百年前的中西方交流,中国尚可以平等地和西方对话。但到了晚清,中国已然落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实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力图保存中国文化的一个理念。而晚清以来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中国人隔断了中国的文化,失去了自信,所有的秩序、语言和外交规则都是西方的,什么都要按照西方的政治学、外交学去说。他认为,实际上我国现在的外交政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强不可凌弱,众不得暴寡”,而王义桅教授在书中勇敢地提出对中华传统文明精神的继承,是对学术的贡献、对国家的贡献。
四观书院院长廖彬宇谈到,从文化方面,本书从三个方面探讨“一带一路”的意义,第一是可以还原世界的多样性,第二可以启迪西方模式,第三可以激励发展中国家的模式,他认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诉求——经纶济世,以及一个追求——济世安民。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认为,本书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我们中国要领导世界,以及中国要成为领导型的世界大国如何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承担自己的国际责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指出,其中一些观点一定会引起争论,比如世界梦是什么,有没有世界梦的概念。他把中国梦和世界梦进行比较,认为本书主要讲的是中国梦,而世界梦只是一个概念,没有理论基础。他强调,学者一方面要有家国情怀,一方面又要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远在台北的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朱云汉也在会议期间发来贺信,祝贺王义桅教授的新书发布会成功举行。
在之后的互动环节中,与会嘉宾和在场的媒体记者就“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国模式、文明转型、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领导型国家等一系列相关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参与此次会议的各界人士在会后纷纷表示,王义桅教授的新书《再造中国——领导型国家的文明担当》非常难能可贵,在“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世界各国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的今天,一个再造的中国必将负担起领导型世界大国的重任,在国际舞台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造福自身的同时也造福世界,造福全人类。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