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8 20:49:55
中国文物?;せ鸹崂硎鲁だ〗萑涨氨硎?,中华匠人是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得最多、最好、最深化的一部分人,不论是建筑行当的瓦匠、木匠、泥水匠,还是其他领域的花匠、裱糊匠,凡是匠人针对的都是一种物质的载体,而他所具备的技艺则是非物质遗产的精华。
在日前由中国文物?;せ鸹崧拚芪幕鸸芾砦被?、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主办的“2017中华匠心文脉传承与非遗?;し⒄孤厶场鄙?,励小捷表示,宣传中国匠人精神,就应该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结合起来。
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会员主任罗杨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生生不息所传承的文明的基因和文化的印记,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标记,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承载着民族的价值观。
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晋宏逵说,在官式建筑系统之外,还存在着民间的传统建筑系统,民间传统建筑的生产培育了民间传统营造技艺,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比如说同为土建筑,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和一部分中原地区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窑洞,而在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带,则流行形态各异的土楼,有方有圆,异彩纷呈?!按秤旒家赵杏宋夜辰ㄖ?,?;ず痛写秤旒家帐潜;だ肺幕?、名镇、名城和?;の奈锝ㄖ幕 !苯赍铀怠?/p>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じ萌绾瓮平??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认为,以评书为例,汉代就有这个技艺了。为更好传承评书,需要坚持,因为学艺至少要五年才能满徒,站在台上还得看你的天分。作为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艺术的传承人,自己有责任把评书艺术传下去,希望学校里开办兴趣培训班,别把这个东西丢了。
本次论坛与会嘉宾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匠心之美”为主题,从非遗?;ず凸そ尘翊辛礁隽煊蛘箍致邸W已д呷衔?,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发展的未来之路。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