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8 11:49:40
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第四届“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成果展演在京启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精神,秉承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时代文艺发展方向,培养青年舞蹈拔尖人才,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的品牌项目——第四届“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成果展演系列活动于11月27日至12月3日在京举办。
“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简称“培青计划”)是针对最具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艺术家,给予重点培养、扶持的专门项目。以开放的创意、专业的平台孵化和推介高水准的原创艺术作品,提供国际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自2014年已成功举办四届,吸引大批青年舞蹈编导、舞者及相关从业者,推出了赵梁、费波、谢欣、赵小刚、周莉亚、念云华等30位新锐青年艺术家,及《一撇一捺》《西游》《yào》《大象·一念》《我和妈妈》《你好陌生》等32部优秀的原创舞蹈作品。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弊魑幸敌?,中国舞协响应中央号召,大力推动舞蹈创作、培养青年舞蹈力量、提升创作队伍建设,并形成行之有效的“培青”模式:1、广泛征集。申报对象不仅限于国内青年编导,也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人舞蹈从业者,尤其是体制外新群体,关注对他们的培养与发展。2、强大的艺术顾问团。邀请国内外知名舞蹈专家、国际艺术节总监、跨界艺术家等作为推荐委员会专家对作品进行选拔与推荐,并在过程中给予建议,帮助青年编导更好的完成创作。3、资金与平台支持。为获选编导提供创作资金、演出制作、宣传推广等一系列的长效支持,并在国家大剧院和各国际艺术节等优质展演平台进行推广演出。4、优秀滚动扶持。首演后的部分优秀作品,还将持续提供滚动扶持资金与推广巡演,帮助优秀的中国作品走向国际。5、志愿公益、反哺大众。除了对专业素养的培育,中国舞协更加注重培养青年编导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志愿服务的精神。作为“培青”的编导,在被培养的同时,也会作为舞蹈志愿者,定期下到社区、学校、边远山区等基层地区,将舞蹈普及到基层从业者与爱好者中,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同时也积极向民间艺人学习,丰富自己的创作,真正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培养舞界新生力量推出优秀原创作品
本届“培青计划”成果展演汇集了今年“培青”委约编导的最新原创作品:曾莹《归途》、巩中辉《凉亭》、胡岩《我》、常肖妮《没有大象》,以及由胡沈员《众·从·人》、查龙浩《丧俚调》、张翼翔《老友记》、田湉《俑》、刘迦、曲继程《00:00》这五部诚意之作荟聚而成的《慢热集》。9部富有创新意识的舞蹈作品,涉及现代舞、街舞、古典舞、民族舞,以及话剧等艺术门类跨界融合,呈现多元艺术创作观。国内优秀青年编导将自己对当下生活的感悟及艺术的积累,注入到作品当中,为观众带来具有当代艺术精神的舞蹈演出。与此同时,2018年1月“培青计划”还将推出两台“驻地艺术家”作品:戴?!段璧馈芬约坝肫咸蜒揽饴孜柰藕献髦谱鞯摹洞褐馈?,分别亮相京沪两地。
探索“两地”交流新模式扩大未来合作范围
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响应中央及文联加强与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号召,把握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交流途径和布局,中国舞协积极探索与香港文化艺术界合作交流新模式,在“互惠双赢、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下,从交流展示转向联合创作,内地和香港共同携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使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本届“培青计划”成果展演系列活动特别推出与香港艺术节联合制作的舞蹈剧场《两地书》。这是两地舞蹈艺术合作新模式的创新与探索,不仅为两地青年搭建了文化交流平台,也将挖掘未来扩大合作、深入交流的“舞蹈模式”。
作为亚洲极具影响力的艺术节,香港艺术节“当代舞蹈平台”与“培青计划”两大平台在扶持本土青年创作人才的理念与构想上达成了共识及长期合作的意愿,本着为两地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多创作机会与展示平台的原则,双方不断沟通、交流,寻求创作新方向,形成跨文化、跨地域的驻地合作。作为首次联合打造的作品,《两地书》汇聚了内地谢欣、李超、杨畅、张翼翔,与香港潘振濠、姚洁琪、杨浩、白潍铭8位青年艺术家,在“人与城市”的主题下,用当代艺术的表达,呈现3个全新作品。首轮演出于12月2日、3日亮相北京国家大剧院。同时,该作品将作为第46届香港艺术节委约作品,于2018年3月3至4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剧场再度演出。(张婷)
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思路
2017年,“培青计划”不断尝试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的有机融合,促进传统舞蹈艺术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策划推出“中国舞者映像系列”展映。这是一个从影像媒介出发,将舞蹈艺术家与影像艺术家进行构联的跨界艺术实践项目?;慵?0个国内优秀的舞蹈影像创作团队,聚焦10位国内顶尖舞者,是一场身体与镜头的交锋与碰撞。创作呈现《未》《低语》《度》《觉知》《沈盈盈》《源缘》《孤美·独白》《额日勒·寻》《细嗅蔷薇》《偏离轨道》10部优秀舞蹈影像作品,希冀让世界“看到”中国舞者,见证中国舞者在新时代身体与心灵的映像。据悉,部分作品已入选“2017国家大剧院舞蹈影像巡礼”,并于10月9日至12月31日在国家大剧院进行集中展映。
该项目鼓励舞蹈创作者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创作传播优秀作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载体,促进优秀舞蹈影像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新媒体舞蹈发展。
不忘初心做公益打造志愿服务新模式
作为国内舞蹈界极具活力与创意的品牌项目,“培青计划”积极为青年编导创造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关注青年编导的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获得培养、资助的青年编导都作为中国舞协“阳光计划”的志愿者,走进校园、社区,推广普及舞蹈艺术,为更多青年学子和舞蹈艺术爱好者进行艺术培训。同时,还将定期下到边远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为当地基层舞蹈从业者提供专业培训,真正做到文化艺术服务于人民,打造具有核心凝聚力与影响力的青年舞蹈联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