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全国兼职论坛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

武大:文明开新花 育人结硕果

2018-03-27 12:53:21

字号
阳春三月,?;ㄊ⒖奈浜捍笱T熬挥行?,慕名而来的游人与师生共享美景,感受武大的自然美、人文美、文明美。

【文明校园巡礼】

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琳

阳春三月,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校园井然有序,慕名而来的游人与师生共享美景,感受武大的自然美、人文美、文明美。

文明花开珞珈山,同心掬得满庭芳。作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武汉大学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更是以校园环境优美而闻名。从全国文明单位到全国文明校园,武汉大学围绕“六个好”标准一直在努力着。武大党委书记韩进强调,我们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位置,积极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推动文明校园建设工作。

身先垂范育人

测绘学枯燥难入门,怎样留住更多本科生?1996年,宁津生院士提议“院士同上一门专业基础课”,给新生们讲讲测绘遥感对中国现代化意味着什么。1997年9月起“测绘学概论”正式开课。至今,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和龚健雅6院士同上一门课已坚持20年。

一门课,二十年,六院士,这样的执着坚守打动了一届又一届的武大学子,成为他们心中最美好的大学记忆。

“六院士同上一门课”通过光明日报报道后,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鲜活“教科书”。实现了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育人新范式。2017年,六院士团队获“荆楚楷模人物”和首届“荆楚好老师”称号。同时还获得了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像“六院士”这样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教师在武汉大学大有人在。多年来,学校注重锻造优良师德师风。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构建师德建设工作长效机制。编纂并全员发放《武汉大学教师手册》,弘扬《师德铭》文化,努力构建“四有”教师队伍。

坚持昂扬向上的主旋律。武汉大学党委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文明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发挥优势学科价值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纳入“世界一流学科(群)创建计划”。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渐成自觉。2015年6月,学校推出“深夜护学”,为晚上11点后单独回寝室的女生提供护送服务,引发媒体和社会公众普遍“点赞”。

文化涵养育人

2018年3月5日,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当天,学校组织部分师生在武汉大学周恩来故居内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缅怀伟人,培养师生的爱国情怀。

武汉大学注重发掘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重要时间节点,传递红色能量。在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2016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学校分别以“找寻一所大学的抗战记忆”“重走长征路,共筑珞珈魂”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有影响的活动。

深化博物馆育人工作?;菇ú┪锕萦颂逑?,打造历史(校史馆、十八栋历史文化教育基地)、自然(动物标本馆、南极科考馆)和艺术(万林艺术博物馆)三大“博物馆群落”,成为文化育人重要平台。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策划并举办“诗意珞珈”“校园歌曲30年音乐盛典”等活动,荣获“湖北省十大书香校园”“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持续开展“?;ū驶峋悍缌鳌薄俺韬悍宋缂馈薄敖俏逶侣涿坊ā钡戎谢判愦澄幕逖榇谢疃?/p>

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友文化。激发母校情怀和校友意识,锻造“珞珈诗派”“微爱珞珈”“让爱回珈”等特色校友文化品牌。校友捐赠连续三年居全国高校前三。在“百万大学生资智回汉”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武大校友签约项目总金额达到3253亿元。

践行美德育人

武大坚持四年开展“点赞身边好人,讲好珞珈故事”的活动,倡导师生人人践行美德。传递身边微感动,激发校园正能量,累计点赞身边好人100余位。好人榜样的力量感染着不断追求进步向上的学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疃胙〗逃颗嘤胙锷缁嶂饕搴诵募壑倒鄣湫桶咐?,获2017年湖北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

近年来,武大涌现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桂希恩、“全国道德模范”黄来女、“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赵小亭、“民族团结进步楷模”杨昌林、“最美科技人”于丹、“教书育人楷?!庇喙γ?、“全国优秀教师”朱英国等先进典型。

人人争做志愿者。2017年,学校新注册志愿者4991人,“志愿中国”在籍注册志愿者13633人,2017级新生志愿者人数比例超过70%。20多年来,150多名志愿者接力为盲人周顺导读大学物理,被誉为“大爱善举”。

建设最美大学校园。在尊重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体现武大精神、富于时代气息、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高品位雕塑、长廊、绿地、广场、楼宇等新文化设施,延续校园文脉、凸显学府气象。早期建筑群2016年进入“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对其进行的新一轮整体修缮已完成。由省市政府共同投资6.3亿元的东湖南路沿线(武汉大学段)整治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校地联手打造“湖山共美”时代梦想。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