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9 17:24:09
纪念杨虎城将军界坊之役胜利100周年活动在阎良区关山镇界坊村举行,本次纪念活动以讲好陕西故事,唤醒历史记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爱国统一为主题。
4月18日上午, 陕西近代革命史上重要的陕西靖国军界坊之役胜利100周年之际,杨虎城将军早期革命纪念地纪念碑在阎良区关山镇界坊村落成。陕西省政府参事蒋惠莉、民革西安市委会秘书长赵辉、副秘书长郭长虎、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委员石瑞芳、关山镇政府领导、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孙存碟先生、陕西省红色文化研究院十七路军研究会、辛亥革命后裔陕西联谊会、杨虎城将军社会福利会负责人姜铁汉、陈效峰、杨武江、李铠、窦培信、孙存西、张洪涛、李少颇、刘永昌、张虎生、董鹏程、田张厚、焦健本、刘念尚、许红星等辛亥革命先贤、陕军知名将领后裔代表与杨虎城将军、刘志丹将军、孙蔚如将军、许权中将军、范明将军后裔及界坊村两委会代表和各界群众近800人参加了揭碑仪式。20余家中央驻陕媒体及陕西省主流媒体与知名网络媒体委派记者出席指导采访。杨虎城将军之女杨拯英和杨虎城将军长孙杨协发来贺信,香港张学良基金会会长张惠兰女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理事会秘书长方强先生为本次立碑活动发来专电表示祝贺。
1918年2月2日,陕西革命军将领胡景翼、曹世英发出檄文讨伐军阀陈树藩,陕西靖国军围攻军阀占据的西安城,拉开了陕西驱逐军阀陈树藩运动的序幕。为解燃眉之急,陈树藩以陕西省省长职位为饵,引河南军阀镇嵩军统领刘镇华入陕,解除西安之围。陕西靖国军围攻收复西安未克,大部队退回渭北。
军阀陕西督军陈树藩率领数万之众,从渭南渡河,直扑陕西靖国军总部三原。豫军军阀部队与陕军革命部队激烈交战中,在今阎良区关山镇由北到南形成两军对峙局面。4月15日,陕西靖国军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杨虎城将军率领不足千人健旅从栎阳镇驰援,进驻关山镇东北之门户界坊村,与侵陕豫军军阀激战六日,在各路革命援军配合下,终于挫败旧军阀陈树藩的进攻,大获全胜,巩固了渭北辛亥革命根据地,奠定了与军阀陈树藩部长期隔渭河两军对峙的局面。
界坊之役,杨虎城将军一战成名,在其革命军事生涯中写下了光辉一页!
阎良人民与杨虎城将军有着深厚的感情,杨将军除了率部与军阀抗争作战于此,还积极支持地方教育事业,他先后为阎良小学和界坊小学的兴办和重修捐资;杨将军还资助界坊村农家子弟郭则沉赴德国留学,郭则沉学成归国后成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杨虎城将军主政陕西时吸纳阎良地方开明绅士意见,促成陇海铁路铜咸段改线经过阎良,促进了阎良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为了深切缅怀杨虎城将军,弘扬爱国主义,挖掘地方革命历史文化,推进新时代、新农村的乡村振兴,关山镇界坊村两委会积极联系相关重要社团、知名学者与陕西辛亥革命先贤及将领后裔,为杨虎城将军亲自指挥,大获全胜的界坊之役旧址竖立了这通纪念碑。
立碑活动结束后还召开了与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的“弘扬爱国主义 建设美丽界坊”的座谈会。
辛亥革命后裔陕西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铠博士撰诗颂道:
《颂杨虎城将军界坊战役百年纪念立碑》:
界坊大战役,统军杨虎城。军阀败逃处,三秦享安宁。
民族有英雄,爱国有传承。培育中华魂,振兴有坦程。
界坊村党支部书记郭文凯表示:“杨虎城将军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也是界坊村的重要文化名片。下一步村两委会将按照以文兴村、以文强村的思路,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开辟杨虎城将军与阎良、界坊历史文化名人郭则沉、武伯伦、武复兴等代表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历史和村史陈列室,用历史和革命文化教化育人,把界坊村建设成新时代、新农村、新阎良的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span style="line-height: 32px; text-indent: 32px;">《人物传记》杂志社特约撰稿:刘丽丽)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