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4 21:19:21
陕西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喜迎新春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包括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等文化现象。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助力“西安年·最中国”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品牌文化建设。元月22日,中华夏历戊戌年腊月二十八未时,陕西省图书馆特邀陕西省公共关系协会办公室主任、《诗词里的民俗》作者、“中华文化大大讲堂”主讲嘉宾刘晓莉女士,以“走进诗词里的年俗”为主题,为陕西图书馆读者和国内外游客演绎一场别有风味的“诗意中国年”。
诗词里的民俗“中华文化大讲堂”主讲嘉宾刘晓莉先生“走进诗词里的年俗”专题讲座
诗词里的民俗“中华文化大讲堂”主讲嘉宾刘晓莉先生“走进诗词里的年俗”专题讲座
“西安年·最中国”中国年最温情,“中华文化大大讲堂”主讲嘉宾刘晓莉先生以“走进诗词里的年俗”为题,诗话年俗、史说中华,用古人的诗词印证的年俗的源与流。 整场讲座别开生面,诗意朦胧。诗歌印证民俗,让年文化充满诗意?!笆拍晖菲吣旯眩竽昴逊晁⒋?,”先生在分享一个个民俗趣事的同时,以古鉴今揭示年俗文化的神秘,接着从春节的起源、发展、习俗演变,精彩再现年俗文化的深刻内涵。先生表示古代先民从过年祈求的是纳福迎新,驱邪避疫朴素的生存意识,逐渐推演出伦理文化、图腾文化、民族文化血脉里的种种神秘民俗习惯和精神力量?!笆枥锏哪晁住绷幼殴ビ胂衷?,当下与未来;连接着亲情与伦理,血脉与传承;彰显了中华文明“礼乐”“和谐”“孝善”文化内涵。
诗词里的民俗“中华文化大讲堂”主讲嘉宾刘晓莉先生“走进诗词里的年俗”专题讲座
诗词里的民俗“中华文化大讲堂”主讲嘉宾刘晓莉先生“走进诗词里的年俗”专题讲座
如王安石《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中贴桃符的习俗;元代赵孟頫《岁月》“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中燃爆竹的年俗;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中耍龙灯的年俗; 唐代杜审言《守岁》“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前灯烛上熏天”中除夕守夜的年俗; 唐代李商隐《人日即事》“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中剪彩的年俗等等。整场讲座洋溢着诗情,雅俗文化共赏共鉴,妙趣横生。读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聆听讲座似乎重温这个年俗,又似乎在诗情画意里徜徉,别有风味。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刘先生表示:“年俗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着民族的精神,也有着我们特有的文化因子。当西节东渐时,人心不古,浮躁的内心,需要一份清明?!倍潦竽辏窒砉湃说目炖?,感受民族传统的内涵与智慧,感悟时代变迁,时空自然与生命的意义,做一个有梦想、有内涵、有力量的中国人!活动现场,刘先生还通过诗词猜谜的方式和听众互动,课内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抢答踊跃。激发了听众与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隐隐掀起了一股诗词与民俗的学习热潮。
讲座现场读者为刘老师献花
讲座结束,众人纷纷上前与刘晓莉老师共同探讨交流
“诗词里的民俗”来源于中华全民族的共同生活,集中体现了本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和博大精深,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千年以来的为人处世之道,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情感。陕西省图书馆希望通过刘晓莉“诗词里的年俗”中国传统文化大讲堂,将中国的年文化,多角度、多维度呈现在读者和游客面前,让年味浓起来,让中华优秀的年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陕西省图书馆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