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全国兼职论坛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

探访龙首渠

2020-12-10 15:38:35

字号
仰望土柱,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未曾湮灭,仍然在天地间屹立着,这不是要昭示失败的耻辱,而是要指引前进的方向?!熬ā?,已经成为水利专业的法宝,被后人继承。

 秦东可供游览的地方很多,名山、名寺、名湖、名居,不胜枚举。如果仅仅是游览,则罢了,要想寻找民族的魂魄,精神的皈依,我以为最好的去处,当是龙首渠。它虽然只是一项水利工程,但和都江堰、郑国渠一样辉煌,光耀史册。不同的是,龙首渠所包涵的精神气度,比都江堰、郑国渠更丰富,更深刻,就像一只不死鸟、一只火中凤凰,屡死屡生。至今,汩汩清泉仍在灌溉着同州(朝邑)平原及澄城蒲城部分地区,让人平生高山仰止之意。

庚子年八月,偶然机会,有幸随《地名中国》纪录片摄制组探访龙首渠。这一刻,心中的激动喜悦,如同大海潮一般澎湃五月花一般蓬勃。龙首渠啊,我终于可以走近你,撩开你神秘的面纱,洞见你无比的庄严与魅力。

image.png

一早,车队从县城一路向北,至汉村,洛惠渠东干就在这里东西横卧,沿渠边公路向西五六里路到义井村,民间都叫“泥井村”。据说义井村、汉村村民都是当年修龙首渠的后人?;罨?!义井村就分布在总干渠周围,平之洞(五洞)出水口就在村西北。只见宽阔的总干渠上,一南一北两座分水闸稳稳矗立,新闸在北,现代风格的建筑,亮丽,气派,旧闸在南边一二百米处,古老,陈旧,沧桑里透着庄严,三条干渠在它们的脚下向东向南延伸,渠边全是繁茂的庄稼果园。站在这里,仿佛来到了都江堰,两座水闸如同站在江中的李冰父子石像,手握长锸,指挥着水流;站在这里,你恍然读懂了“命脉”二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民众的饭碗,命之所系,竟在一渠!我语噎无言,只想跨上前去,顶礼膜拜,献上一个后人最崇高的敬仰。

紧挨水闸东边,是当年洛惠局管理处的院子。院子南一角,矗立着一座雕堡式的建筑。洛惠局的同志说,这是当年的银楼。那时,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民国政府在当时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按月拨款,藏之于楼。楼分两层,通道只是一把梯子,楼上有枪眼,经常有士兵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先是军阔割据,接着是八年抗战,随后是四年内战,艰难困苦,举步维艰,但始终没有停下修渠的脚步,玉汝于成呵。民国政府虽然政绩乏善可陈,但这修渠大业却辉煌于天,是最值得称道的了。

离开这里,车队向北在镰山上行驶,行至一段明渠处渠西路旁的断壁上,两条圆形土柱赫然在目。原来,这就是汉代井渠遗迹?!妒芳恰芳窃兀骸啊ぁぁぁぁぁし⒆渫蛴嗳舜┣?,自徴(澄城)引洛水至高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作之十余岁,渠颇通,犹未见其饶?!?/p>

仰望土柱,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未曾湮灭,仍然在天地间屹立着,这不是要昭示失败的耻辱,而是要指引前进的方向?!熬ā?,已经成为水利专业的法宝,被后人继承。

image.png

车队接着北行,来到曲里渡槽,盛夏的山谷绿树荫荫,群鸟啼鸣,溪水深深。谷中一南一北两座渡槽淩空飞架.北渡槽是解放后修的,气势宏伟,仪态雍容。南渡槽是民国修的,简洁朴素,美观大气。上有李仪祉撰写李奎顺书丹的对联,“大旱何须望云至,自有长虹送水来?!焙缆踔环沙逄臁B寤菥值耐舅?,当时国力贫弱,但工程用料毫不马虎。总工程师孙绍宗亲自到唐山订购德国桶装水泥,工程师李奎顺设计,既要节约用料,又要坚固美观大气。建造时,怕水泥有凝块,工人们一筛一筛地选过,一秤一秤地按比例配料的,做到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不是在铸建渡槽,这是在铸千秋大鼎、国之重器啊!

继续前行,来到状头滚水坝前,洛河在这里汇成滟滟平湖,然后顺着半圆形的滚水坝,形成一道宽阔的水帘、瀑布,飞流直下。坝体两侧是高高的闸楼,闸楼下是排沙水槽。一股浊流在水槽中奔流,如龙如蛇,与水坝泻下的瀑布扭在一起,腾起几丈高的浊浪,花式跳水一般落下,奔腾着滚滚前去。在这里,满眼都是水的竞技场,看得你眼花缭乱;满耳都是水的轰鸣、喧哗。你被水浪所震慑,所裹挟;满心都是凭虚御风而疾驰的快意。你被一种巨大的张力所拱托。在这里,淋漓的水气湿润了太阳,湿润了你焦灼的心。此刻,    你平静下来,杂念全无,心中只有长天大地,只有水坝水利。你像步行万里的麦加朝圣者,只想捧一束鲜花,高歌一曲赞美诗,然后匍匐在地,来表达一个圣徒的虔诚,一个圣徒的敬意。

image.png

水坝北闸楼旁,有一座亭,跨上三级台阶。亭内有一石碑,上书“龙首壩”三字,字迹遵劲雄健,厚重有力,这是民国主席林森题写的。抬头细观亭顶,传统的天圆地方格局,四周饰以蝙蝠,圆的中间是“造福后代,永世纪念”八个篆体字组成的团花。团花中心是“引洛”二字。亭顶四周,各有文字、图象?!盎亩αⅰ?、“情系山河”、“千秋功业”、“民族风骨”,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排列,字的周围饰以凤凰牡丹,竹兰菊梅、方鼎松石等。每一空白处则是关键词“引洛”二字组成的团花,好完整的一座艺术品。

据《洛惠局志》记载,此亭的图纸就是南京中山陵“仰止”亭的图纸。那么,我们就呼这座亭为“仰至”亭吧。在这里,我们洞见了自汉以来的先辈们的丹心铁骨,他们魂系“引洛”,矢志不移,才有了今天的洛惠局,才有了今天的满畴禾稼,才有了秦东大地的遍野风光,肥腴丰饶。

夕阳西下,将金辉涂在水坝南远处的峭壁上,那壁层层叠叠,被激浪水雾湮成铁黑,哲人般肃穆,冷峻如人叠的罗汉一般,完成垒高,完成接力,犹如龙首渠的故事。

(作者简介:王凌琴,中国散文学会员,大荔县作协会员,文章散见于各报刋杂志,各网络台。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