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央广网
2021-03-04 15:26:13
2021年大年初一(2月12日),岠嶂山下,灯火绵延。在巢湖华侨城半汤温泉小镇,一场已有6000年历史的古老祈福仪式原地再现?;瘸峭瞥龃笮统两缴窕肮适挛杼ň纭栋胩赖苹帷吩谌辈ィ烟峁┝艘怀⌒缕娴氖泳跷幕按蟛汀?。
线上灯会贺新年 还原原汁原味的“巢湖年味”
《半汤灯会》海报
今年春节不同以往,很多人响应国家政策,选择就地过年。一场热热闹闹的《半汤灯会》背后,是华侨城大文旅在巢湖的呈现。舞台剧用神话戏剧的形式,表现有巢氏的由来和半汤文明聚落的形成。跟随镜头,《老巢县》、《青鸟书局》、《山神酒馆》、《白龙贯月》、《半倾妍》、《茶妍悦色》、《玉带糕坊》、《花弄影》、《醉花酥》等9大戏剧场景中,旧时“年味”被生动呈现,观众仿佛穿行于灯海,建立起与这片土地的精神连接。
华侨城坚信,文旅项目与城市地域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会大放异彩,互联网直播的方式更是打破了时空限制,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巢湖在地传统文化的魅力。
《半汤灯会》剧照
舞台剧上展现的服饰、妆容等,都是在在地文化和安徽戏剧的基础上做出的现代化演绎?!坝愕啤薄ⅰ坝缃趵稹?、“年节灯笼”的再现,同样基于数次深入无为、汪满田、巢湖等地的采风与调研,基于与当地非遗传人、专家学者的深入对谈,才能重见那原汁原味的“巢湖年味”。
此外,更有年轻的创意团队来到这片古老土地,碰撞,迸发出新的花火。青年旅德作曲家、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教师等东西方团队的通力配合和多地学术资源的支持,让《半汤灯会》在配乐、舞美、服化道等方面得以充分展示。
大文旅发展 助攻巢湖融入“大合肥朋友圈”
巢湖不缺的是历史和风光。2011年,巢湖撤市设区,和合肥的关系也亲密了起来。在《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巢湖一市七镇皆是合肥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2月26日,合肥市召开文化旅游广电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文化合肥”建设,为打造“五高地一示范”作出更大文旅贡献?!巴平氐愎こ探ㄉ瑁晟品裉逑?,做好文物?;ご小!焙戏适形幕吐糜尉志殖ぶ<矣啾硎荆衲旰戏识际腥σ谖穆霉卜穹矫嬲瓜中伦魑?。
合巢产业新城稳步发展,巢湖融入合肥市区的脚步不断加速。根据合肥市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7号线将一路向西南方向,直达巢湖岸边。交通、经济、科技、文化……巢湖大建设已经全面启动。
华侨城半汤温泉小镇站在风口,顺势而为。
粉蜡笺体验
新的一年,随着温泉文化展示中心、华侨城半汤温泉小镇示范区的开放,华侨城半汤温泉小镇大文旅版图再启新篇。除了灯会,华侨城还推出一系列“非遗工坊”体验课,让人们系统感受剪纸、纸笺、民歌等58项非遗活化带来更多成果。
“我们在对小镇进行‘文化+旅游+城镇化’的整体性思考。非遗工坊、舞台剧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再表达,而旅游,要提供好山好水供人们休闲放松。城镇化则是对文化和旅游开发的一种支撑与补偿,是我们对土地进行开发和发展,再把它的价值回馈于民。”
文化传承日?;?打造小镇生活的新型样本
对华侨城来说,旷远的是城市,充满烟火气的是小镇。疫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在过去的一年里,长途旅行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到不了的远方”,而一小时可达的周边游则满足了人们对旅行的渴望。当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之后,华侨城半汤温泉小镇作为文旅产品里的代表之作,“生活在别处”有了新去处。
华侨城半汤温泉小镇温泉文化展示中心 效果图
文旅项目的成功是“持之以恒”的成果。作为推动巢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超级在地文化大IP,《半汤灯会》的此次“出圈”离不开华侨城在文化领域的深耕以及36年文旅运营的经验。
《半汤灯会》不仅是华侨城在巢湖延续在地文化和小镇运营建设的视觉化呈现,更是以当代艺术设计为驱动的传统文化在地复兴之路的一个开端,是一个可以被本地人普遍接受的文化支点,以此为中心,逐渐扩散至“大合肥生活圈”、安徽乃至长三角之外更广阔的地区。
《半汤灯会》剧照
作为环巢湖旅居目地发展的新引擎,华侨城半汤温泉小镇以“3+1+N”的业态分布,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城镇面貌。不论是以非遗?;の康?,打造舞台剧,还是因地制宜,将温泉引入酒店、乐园,用音乐厅、图书馆构建更丰盛的人文休闲空间,将这方土地变成繁华都市里适合骑行、露营、泡汤的“别处”,华侨城意在将巢湖的传统技艺、音乐舞蹈、文学创作、民俗文化、表演艺术、仪式庆典融入到小镇,让文化传承日?;?,满足居住或前来休闲度假的人们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同时,让已渐行渐远的文化传承和生活方式回归故土。(赵家慧)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