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深圳晚报
2021-03-19 15:59:08
春风吹来百花开,踏青赏花正当时。3 月的深圳,春意盎然,繁花似锦,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赏春景、游春色、颂春情,记录美好春光,尽享踏青路上无尽欢乐。伴随着阳光和煦,惠风和畅,2021 年首届 " 深圳踏青日 " 文体旅系列活动将于 3 月 21 日上午启动,100 多项活动邀请市民走到户外、拥抱大自然,感受春的诗意。
每年 3 月 21 日,把 " 踏青日 " 办成深圳人新的节日,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推动文体旅创新、高度融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把传统体育纳入全民健身工程。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巡视员王志强表示,根据《意见》要求,体现先行示范作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以创新形式创办 " 深圳踏青日 " 文体旅系列活动,让更多市民参与到传统节日活动中,以健身运动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整合包装,将传统节日以全新形式呈现,以体育 + 文化 + 旅游形式,让传统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魅力,发扬光大。
鹏城好春天,全民健身正当行。" 深圳踏青日 " 文体旅系列活动将传统节日与体育、文化、旅游等元素相融合,活动以 " 全民健身 " 为主体,号召市民走到户外强健体魄,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深圳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
踏青历史悠久 全家出动车水马龙
踏青即为春日郊游,也称 " 踏春 ",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春秋时期,上古之民早就有季春三月野寓踏青的愿望和习俗?!堵塾?· 先进》中记当孔子问到弟子曾皙的志向时,曾皙回答:"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借踏青表达了对美好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西周初年,在官方的节日上巳节里有 " 曲水流觞 " 的习俗,人们期望以此洁身祓除、禳灾祈福。魏晋时期的社会精英们对此有了更高追求,地点要风雅僻静,人物要有学术地位,在潺潺清流里放置酒杯,高谈阔论的精英们随时可取而饮之,尽展名士风流。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活动。经过多年发展,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辅以春游踏青的传统节日。南宋末年词人陈允平曾写道 " 都人欢呼去踏青,马如游龙车如水 ",记载了万家车马出动,投身于生机盎然的旅途之中。明清时期,踏青除登山临水,游览春光外,人们还同时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娱乐活动,诸如放风筝、荡秋千、蹴鞠等,内容更为丰富。
直至今日,踏青仍为人们所喜爱。对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而言,踏青途中陶醉春花烂漫,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
踏青习俗多样 蹴鞠风筝秋千都爱
在古人的踏青路上,插柳、采兰、祭祀、春嬉等都是重要环节。除门户插柳,还有戴柳的习俗,在鬓角插上青柳,也有 " 留青 " 之意,希望能留住年轻的容颜和生命力。
一直以来,踏青和体育运动息息相关。"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寒食城东即事》,描绘了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踢球、荡秋千的情景。
放风筝是另一项颇受欢迎的踏青活动。风筝又名 " 纸鸢 ",人们会将各种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随风而逝。
" 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蹴鞠也是踏青时常见的体育活动,不仅娱乐身心,还强身健体。伴随着春日明媚景色,人们蹴鞠于绿野,挥汗如雨,为踏青平添了更多乐趣。
踏青美食相伴 今年你吃艾粄了吗?
古人有云,携酒游山,谓之踏青——抱着美酒佳肴,在自然之中,满足味蕾需求。踏青路上,时令小吃青团是必备良物。青团在不同的地区,无论是做法还是叫法都不尽相同。
广东客家地区的青团名为 " 艾粄 ",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新鲜出炉的艾粄,有一股浓浓的清香。艾粄以甜味居多,油绿如玉,里面裹着的花生仁、芝麻粒,口感香嫩软糯。
广东潮汕地区的青团名为 " 朴籽粿 ",用朴籽树叶做成,带有嫩草般的淡淡气味,有排解积热、消痰下气的功效。蒸出的一屉屉朴籽粿,相比青团软糯弹牙的口感,朴籽粿则是松松软软,味道甘甜。
在深圳,除了艾粄、朴籽粿,还能寻觅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团美食,如清明饼、青餣、清明粿、菠菠粿等。在赏花踏青享春色的路上,吃上一个青团,感受春天的气息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踏青诗词经典 传递喜悦寄托希望
踏青,是古今诗人吟咏的一个重要题材。为抒发春游中的感受,文人墨客留下不少有温度的文字。
"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这是唐朝诗人韦应物春游南亭时留下的名篇,春色好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白居易以一句 "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 表达自己对春游踏青的喜爱。
宋代词人苏轼、苏辙两兄弟更是喜好踏青,留下了不少经典词句,苏轼用 " 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莲步袅 " 将姑娘踏青时的莲步生香、袅娜动人的情景记录下来;苏辙在《踏青》一诗中也有 "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他认为踏青应结伴而行,方能享受春天的喜悦。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是毛泽东主席的《卜算子 · 咏梅》。在毛主席的诗词中,春有着另一番立意,象征着光明、生机,象征着革命带来的希望。在《七律二首 · 送瘟神》第二首中,毛主席写下 "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绿相间的春意里,映衬出一幅希望的画卷,抒发了其博大的胸怀。
市民去哪踏青?深圳十佳健身步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游春踏青,感恩生活,踏青这一传统习俗延续到现代,被赋予了全民健身的全新内涵。 深圳地处山海之间," 生态福利 " 满满,处处皆是踏青好去处,市民可在森林中呼吸,在海风中沉醉,在绿道中徜徉 …… 自由自在享受春天的惬意。
目前,深圳共有各类体育场地约 30000 多个,广泛分布在社区、公园的健身路径、晨晚练点、体育场地、健身苑等,已经形成 " 十五分钟健身圈 ",让市民出门就可运动。其中,深圳十佳健身步道无疑是市民踏青的绝佳去处。在莲山春早路、阳台叠翠路、梧桐烟云路、石岩湖光路,感受春暖花开、桃红李白;在香蜜幸福路、青春大运路、光明山湖道,领略满园春色、春日阳和;在梅沙踏浪道、滨海红林路、石岩湖光路、梅林青石路,聆听海浪拍岸、飞鸟报春声。用脚步遍揽深圳美景,用心灵感受城市活力。
春光无限好,文明进行时。市民踏青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森林蓊郁、山海相依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目前疫情防控仍未结束,市民走向户外拥抱自然的同时须做好健康防护,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