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光明日报
2021-03-31 16:46:30
作者:夏锋(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海南省拥有种类繁多且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黎、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积累的非遗更是海南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海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旅游综合体验区”传承模式和制度创新上探索了有益经验。经验表明,经济领域越是高度开放,社会文化领域越要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的?;ず痛?。未来5年是海南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时期,我们应抓住机遇,让非遗文化在兼容并蓄、文旅融合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中焕发新活力。
1.夯实非遗?;せ?/stron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ず贸鞘欣肺幕挪:D险凑铡叭阂桓龃蟪鞘小钡乃悸?,以“多规合一”改革推动非遗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
加强“人”的?;び肱嘌7且糯腥耸欠且盼幕牧榛晁?,是非遗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一方面,海南重视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海南于2008年、2010年、2014年、2020年分别认定了四批共计149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布于48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海南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さノ煌ü源腥耸谕酱栈蚪逃嘌祷疃枳手?,致力于让非遗传承人过上体面的生活;另一方面,海南持续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近年来,为鼓励更多人传承非遗文化,海南积极组织各市县、乡镇开展黎锦、鼻箫、椰雕等培训班,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54个,让海南独特的非遗文化后继有人、薪火相传。根据“十四五”相关规划,海南将继续加强非遗传承人培养,将德艺双馨、传承良好、技艺精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纳入人才培养行列,有效推进师徒传承、群体传承;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进度,系统记录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传统技艺流程、代表剧(节)目、仪式规程等信息,让非遗历史说话、让非遗文化说话。
完善“法”的保障。2008年以来,海南加强了非遗?;さ姆ㄖ位ㄉ?。例如,省级层面颁布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す婊?012—2015年)》等规范性文件;保亭、白沙、陵水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别颁布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ぬ趵贰栋咨忱枳遄灾蜗胤俏镏饰幕挪;ぬ趵贰读晁枳遄灾蜗胤俏镏饰幕挪;ぬ趵?。这些法规对非遗?;すぷ髌鸬搅艘欢ù俳饔谩5芴迳峡?,海南非遗?;さ姆ㄖ位∪越衔∪?,“十四五”时期仍要加快海南非遗?;さ姆ㄖ位?。在充分考虑海南非遗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しā芳捌涫凳┫冈颍辉诖嘶∩?,研究制定《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办法》等具体法律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并将其纳入非遗?;しㄖ翁逑到ㄉ琛?/p>
做活“物”的展示。近年来,海南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海南建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な痉痘?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村16个。其中,最具活化展示效果的是记载着我国渔民特别是海南渔民在南海生产生活鲜活历史的《更路簿》。自《更路簿》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目录后,文昌、琼海等地政府抢救性采录熟悉南海航道更路经的老渔民,建立和完善资料库;海南大学成立“更路簿研究中心”,为研究和?;つ虾:降栏肪峁┝巳瞬藕图际踔С??!笆奈濉笔逼?,海南应抓住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大机遇,建立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全省非遗馆建设,支持全省新建改建一批非遗展示、体验中心,持续开展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村的认定命名工作。支持行会、企业和代表性传承人设立非遗展示场所和传习场所,重点加快海南琼剧、??谄锫サ确且殴菸幕こ探ㄉ瑁梅且盼幕迪指油ㄋ谆?、活态化的传承发展。
2.创新非遗传承方式
保护和传承海南非遗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制,既要有匠人之心,又要有创新之意,在继承、传承的同时,推动非遗?;び氩捣⒄?、科技进步、巩固脱贫、现代教育融合发展。
推进“非遗+全域旅游”融合发展。非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现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景点景区的文化吸引力。例如,槟榔谷文化旅游区围绕黎苗文化主题,以自然黎族村寨为载体,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采取活态传承方式,以聚集开发为手段,实现了主题村落的再造,促进了非遗文化与旅游的水乳交融?!笆奈濉笔逼?,海南需抓住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机遇,大力促进非遗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通过高质量举办“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使非遗文化旅游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一张亮丽名片。
促进“非遗+巩固脱贫”协同发展。2020年海南成功举办了首届非遗购物节,非遗产品销售额达300万元。海南创新性的节日运营管理模式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一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本,通过产业化的运营与管理,实现以非遗产业助力脱贫,也促进了非遗的创新性转化?!笆奈濉笔逼冢D辖剿鞣且挪涤牍掏哑督岷系男侣肪?,构建黎锦、黎陶、苗绣、椰雕等非遗经济产业链,鼓励各企业、单位创建非遗生产性?;な痉痘兀褐诰鸵翟鍪?。
通过“非遗+数字产业”拓展传播途径。运用科技手段能更好地?;?、整理、收集、记录非遗信息,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非遗保护方式,提升非遗展示效果。为了加强对非遗的保护,海南开启了数字化工程,对非遗技艺进行数字化复刻。海南建立了“云游博物馆”,通过将非遗技艺、文物数字化3D建模,使人们可以在线上浏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宣传,促进非遗数字化传播,开发一批以琼剧、儋州调声、木偶戏等传统艺术为代表的云演艺作品,增强海南独特非遗的传播力、引导力。
鼓励“非遗+现代教育”一体发展。将培养非遗继承人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中,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高超技艺的新时代非遗传承人。海南为了传承好非遗文化,有目的地开展非遗职业教育系列活动,黎陶制作技艺培训就是重要内容之一。昌江黎族自治县通过让传承人授课等活动,多次组织黎陶技艺培训,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带动非遗传承?!笆奈濉笔逼?,海南应加快非遗传承与现代教育融合进程,创新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广大师生对非遗?;ご械男巳?。同时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到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兼职任教、建立非遗研究工作室,与理论工作者一道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