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23-07-18 15:09:55
零基础的青年人从越剧小白,变成了舞台上的“名伶”;特意从浦东通勤3小时到奉贤的学员,终于做成了一把榫卯结构的四仰八叉凳;上海市青浦区文化剧场的观众席被挤得满满当当,1小时的演出让学员们意犹未尽……经过3个月的学习,7月,2023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各校区、教学点陆续迎来春季班结课典礼,学员的精彩表现和如潮好评为本学期课程画上了圆满句号。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今年春季班共开设点位123个、课程278门,吸引了近38万人报名,最终招收学员6507人,其中“80后”“90后”占比高达79%。从最开始的探索延长服务,到如今上海16个区全覆盖、线上线下课程齐开、课程及招收学员数不断倍增但仍需“拼手速”抢课,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近几年“火”出圈,且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并热衷到市民艺术夜校学习。
在上??枋忻褚帐跻剐V埃夏暌帐醮笱巧虾J腥褐谝帐豕莨莅煲帐跗占袄嘞钅恐?。其以专业的艺术师资队伍,举办了各类艺术特色培训班,让许多上班族尤其是年轻人羡慕不已。2016年,上海市群艺馆开始探索延长服务,以零门槛、公益收费、高品质为特色,为中青年量身定制了市民艺术夜校?!罢攵缘笔敝星嗄暌帐趵嗯嘌瞪佟⒚偶鞲?、价格昂贵的情况,馆里进行查漏补缺,吸引更多年轻群体走进文化场馆,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面?!币剐O钅扛涸鹑搜盍嶂ニ?,“一开始,我们根据馆里优质师资开设了年轻人喜欢的书法、国画、中国舞等课程,反响不错。于是趁热打铁,探索与具有市场优势的第三方机构合作,丰富课程设计?!?/p>
通过对年轻人兴趣好爱的调研,市民艺术夜校又研发出手碟、拇指琴、非洲木箱鼓等市场上少有的课程?!拔颐堑那锛景嗷拐攵愿毡弦嫡饺胫俺〉哪昵崛丝枇薖PT制作和商务礼仪等课程。”杨玲芝说,课程的开设需要建立在市民的需求上。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蒯大申说,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推出许多针对年轻人文化需求的课程,从各种乐器的学习,到插花、香道、戏剧表演入门等,不仅课程琳琅满目,老师也都十分专业。市民艺术夜校的服务形式不仅满足了白天上班的年轻人的艺术需求,也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因此,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成为一种必然。
今年春季班的上?;淳缤趴纬套魑帐跻剐!靶滦恪保比?秒即被抢光。任课老师陈荣荣抓住学员需求和基础情况,经过对课程多方面的吸收改编,让即便是零基础的学员也能有很好的展现。学员口碑是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最好的扩音器。无论是夜校的老学员还是新学员,都对课程和老师充满信心。即便是疫情期间,课程从线下变成线上,也不减学员热情。
供需关系推进了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进一步扩容,在入门级课程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提高班。此次春季班结课现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特意到几个教学点位去了解学员心声,他说:“只有更好地了解市民的艺术需求,才能把课程研发设计工作做好,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来,让社会大美育之花越开越盛?!?/p>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