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3-11-23 19:06:57
文化空间有温度百姓生活更美好
——南京博物院建院90周年系列活动侧记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李健光明日报记者苏雁
11月初,南京博物院举办了建院90周年系列活动,来自全国多家博物馆和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南京,探索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特展带领观众共赴文化盛宴
“博物馆的诞生发展和成功,归根到底是由博物馆的宗旨和使命所决定的。全球博物馆的共同宗旨和终极使命是?;ず痛腥死嗌缁岬亩嘣幕攵嗖驶肪??!鄙虾4笱У澄笔榧嵌斡滤怠?/p>
“为更好诠释中华文化,南京博物院联合国内40多家考古、文博单位,汇集来自全国各地考古出土、传世馆藏的顶级玉器艺术品600余件(组),致力打造一场玉器盛宴?!蹦暇┎┪镌旱澄?、副院长王奇志介绍,“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全时空、全地域、多视角展示中华玉文化的发展过程,着力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带领观众共赴文化盛宴。
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要在文物?;だ玫幕∩?,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通过文物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
2019年,故宫博物院推出了线上数字文物项目“数字文物库”,将故宫文物搬上“云端”,以数字形式向公众开放,共享文物藏品。目前,“数字文物库”文物总数超过10万件,进一步满足公众欣赏、学习、研究文物的需要,持续发挥文物所承载的社会价值。
“故宫博物院已着手研究文化遗产的智能监测,虚拟的策展系统,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检索,文物数字化、智能管理等多个项目,促进管理、学术研究、观众服务智能化的发展。”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说。
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了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的可及性,对博物馆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天津博物馆馆长姚旸认为,要正确处理好数字化技术和文物的关系,应当以文物为根本依托,让数字化技术手段为文物展品的文化内涵价值赋能。
优质服务吸引更多观众
“我们打造了一个名为‘行走的广西博物馆’的活动,采用‘流动博物馆’的概念,把博物馆的展览服务送到社区和学校等地方,更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惫阄髯匙遄灾吻┪锕莨莩のそ衔?,博物馆要通过打造精美的空间来吸引更多的观众,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博物馆不是一座冷冰冰的建筑,而是一个有温度的文化空间,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
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说:“没有不合格的观众,只有没做到的服务?!蹦暇┎┪镌焊睦┙ㄊ?,在原来历史馆、艺术馆的基础上,增加了特展馆、数字馆、民国馆和非遗馆,建成了“一院六馆”的构架。其中,“民国馆”街区自9月份场馆业态升级以来,为公众展现了更加精致的街景、更加青春的面貌,提供了更多样的服务。龚良表示,博物馆要通过优质的社会教育和社会服务,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素养的观众,能够看懂展览、理解文明、认知传统、爱上博物馆。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