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4-02 11:14:51
信步广东省中山市三溪村,明清以来的青砖黛瓦、雕花窗墙、彩色门楼触目皆是。这座位于中心城区的传统村落,现存旧侨房约200座。很多好看的老房子经过修缮和?;?被活化利用,成了咖啡厅、私房菜馆、工艺文玩店、设计工作室等,“文艺范儿”十足。
十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房屋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纷纷迁出。
古村蝶变,最初的动力来自民间。在守护乡愁的原动力下,不少商户自发投入对三溪村侨房的活化利用中。
57岁的陈苑碧把外公留下的老房子改造成了私房菜馆?!罢馐俏宜拇病薄罢馍嚷薮笆峭夤庸庠嘶乩吹?小时候我总是透过这扇窗看外面的街巷”……每件老家具、每个角落都有她的童年记忆?!叭美辖ㄖ睢鹄?让更多人看到,是对它更好的?;ぁ!背略繁趟怠?/p>
不过,各商户对侨房的理解和活化、修缮水平不尽相同,因此亟待出台一套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规划,让侨房?;ず屠酶魅贰⒏富?、更可行。
“不论本地村民还是外来商户,开展经营必须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找专业机构出具报告,保证不会损伤老建筑?!比绲持Р课绷涸;嫠呒钦?。
只有餐饮业还不够?!按蛟焯厣菹形穆媒智?需要让业态丰富起来。”三溪古屋文化商圈党支部书记高志龙表示。
看着三溪村熙熙攘攘的人流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做服装生意的曹凤心动了。她租下一间老房子,做香云纱非遗文化展示和服装定制?!跋阍粕词谴恿肽献叱隼吹墓壹斗且?前不久有个马来西亚老华侨,来店里看到香云纱制作工艺介绍,一下子被迷住了,和我聊了3个多小时?!辈芊锼?。
目前三溪村有商户近百家,其中私房菜、精酿酒吧、咖啡茶饮等餐饮业占近半,其余则为手工作坊、服装设计、陶瓷艺术、香水、书画等相关业态。此外,村里的禾谷庙、康公庙、梁氏宗祠等历史建筑也被修缮利用,打造成了公共文化空间;清代铺就的石板路经过修葺保留了古朴的样貌,静静聆听八方游客的脚步声。
黄昏时分,高大粗壮的老榕树下,老人闲话家常;篮球场上,孩子们追逐奔跑。10多年来,从本地村民到外来商户,从三溪经联社到社区、街道,从民间自发到政府规划引导,各方汇聚合力,让三溪村在“微改造”中迎来新生。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