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全国兼职论坛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

蔺文辉:中国特色金融的现代诗歌表达

  来源: 中国文化交流网  作者: 蔺文辉

2024-04-21 22:24:20

字号
要做好中国特色金融现代诗歌表达这个事,首先要悟透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观点摘要:

要做好中国特色金融现代诗歌表达这个事,首先要悟透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传承数千年而历久弥新,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把文化建设摆在金融强国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赋予文化建设助推金融强国建设的使命责任,而且通过深刻阐明五个方面的基本要义,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刻内涵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既体现了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赓续中华文脉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理论创新与生动实践。具体来看,可以围绕五大要点阐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刻内涵。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积累的道德观、经营观的重要体现,体现了“诚者,天之道也”“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这在金融文化中主要体现为两方面要求:一方面要求金融系统尊重客观事实、严格信守承诺,这是金融诚信体系建设的根本基础,也是风险早识别、早处置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要求金融系统增强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不逾越道德底线以及法律底线,坚决惩治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道德风险。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这从义利兼得的视角探讨了义与利的关系,反映了“见利思义”“义然后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强调追求经济利益要以符合道义为前提,克制唯利是图的欲望欲念。这就要求金融系统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积极践行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使命责任。要通过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切不可以损害人民利益以及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自身利益。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这主要体现了“欲速则不达”“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强调要把握好快与稳的关系,克制急于求成的思想倾向。当前中国正处于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全球金融风险以及依然突出的国内金融矛盾,金融系统要坚持稳中求进,着力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既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进金融发展,又要扎实稳妥地化解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这揭示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体现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以及“知常明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强调既要坚守真理,又要勇于创新。这就要求金融系统既要恪守正道,又要开拓变革,始终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这一正确方向。在此基础上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积极应对金融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创新激发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新动力新动能。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体现了“法者,天下之仪也”“守法不逾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强调法律体系对国家秩序以及法治观念对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这与全面依法治国、加强金融法治建设的要求高度契合。金融强国建设必须以法治化为重要保障,以立法的强制性与权威性对行为规范形成外在约束。与此同时,要建立与金融法治建设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形成遵纪守法行为规范的内生动力,以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依法合规的文化力量。


人诗一体  三生三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承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我理解推动中国式特色金融文化诗歌建设,就应该从优秀传统中寻找资源,汲取精华。中国传统中“人诗一体”的优秀传统,就很值得挖掘,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诗歌的现代化表达。

“人诗一体”可以说是诗歌的源头。中国古典诗歌强调抒情咏怀言志,情动于中形之于言,就是立足于自我主体的诗歌表达;黄遵宪等后来提出“诗界革命”,强调“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五四新诗革命强调的“活文学”,以白话入诗,开创一代新诗风……这些主张都是一脉相承的,就是重视“人诗一体”。

实例:2024年,全新改版的《诗刊》首期重点刊发了《杜甫:集大成之时代与集大成之诗人》一文。这是叶嘉莹先生的一篇“旧文章”,早在1966年出版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中,这篇文章就出现了。隔着将近一甲子的岁月,新《诗刊》重点推出这篇“旧文章”,有何深意?叶先生的文章生动陈述了时代环境与杜甫是如何互动、互证、互相成全的。杜甫启发我们,从来没有脱离时代而能成就伟大艺术的诗人;相反,伟大的诗人是通过无限接近所在的时代,以血肉之躯体验人生的枯荣与历史的盛衰,这才穿透、超越了所在的时代,成为一切时代的一个典型。这篇文章的刊出,是对今天诗人的郑重提醒:个人与所处时代的关系,就是诗人与万古千秋的关系,对时代问题的处理,决定着诗人艺术生命的长短。

金融现代诗歌创作手法丰富多样,评价标准不一,那么,如何形成共识和尺度?这一问题,有多少金融人在思考?有过争议吗?百家争鸣,才是好事。

以《新金融诗歌》创作为实例,将逻辑方法应用贯穿其中。从诗颂新金融到建行送你一首诗,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现代诗歌表达,从我们的思考与行动中,开启。

在诗歌的具体创作中,中国古典诗歌强调“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景,就是场景,就是现场。写诗,就是人在现场产生的情感,就是实情实景。没有人之具体在场,就没有诗,这也就是“人诗一体”。

我们从“新金融诗歌”定义中,就可以验证这一观点。

新金融诗歌,是新金融叙事曲和新时代奋进曲。从战略、系统、平台、工作、服务、活动、生活、学习等真实环境中提炼出金融的诗情画意。把与金融相关的一切,还原为一方场景、一串动作、一处细节、一块话语和人文的雕塑。

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原则是“修辞立其诚”。好的修辞,必须建立在“诚”的基础之上。诚,真也,实也,就是朱熹说的“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也就是现代海德格尔、巴迪欧等说的“存在之真”。写诗,就是要呈现真正的自我,就是要展示活生生的灵魂和精神,这就是“人诗一体”。

《住房租赁》,诠释了“诚”。

 住房租赁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住房的痛点难点

总有担当者

扛起上下求索的重任

直面挑战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

将大众安居乐业

升级为金融企业的使命

焕发金融职业的心情

 

用知行合一的汗水

演绎“要租房

到建行”的新传奇

 

中国古典诗歌批评强调“知人论世”,本质也是强调“人诗一体”。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说的就是理解诗歌,必须了解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生存状况,才能真正理解诗本身。

   《金融科技》,彰显了宏大中的必然。

 金融科技

 

让科技成为泥土

犹如夏娃亚当的诞生

重构金融的骨架

 

犹如外科大夫

用科技这把手术刀

建造金融的一个个生命体

 

犹如工程师

为飞翔的飞机

在空中更换发动机

总有中流砥柱者

敢于铸科技之剑

开山辟路

引领银行业

开创新金融时代

 

大家知道,以诗证史,是陈寅恪文史考据的重要方法。在读诗解诗的学术实践中,陈寅恪拈出古典、今典这样一对范畴,便于更好地把握诗歌作品中的古事今情,更准确地释义混合古今的文学境界。陈寅恪的古典今典学说,对当下的学界、学术与学人,仍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诗,往往比历史更真实。陈寅恪说:“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他说《唐史》里许多想当然,错误甚多,时、地、人的关系混杂不清,难下结论。唐诗却是清楚地谈到时、地、人,谈到人的感情、关系,融成一气。故诗有史之意义。杜甫诗就被誉为“诗史”。

《乡村畅想曲》,基于国家乡村振兴的史实,个体的作为,印证其中。

 乡村畅想曲

 (一)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百年扣人心弦的一跃,惊天动地

说不尽建设美好农业、美丽乡村的万千心事

那萦绕着祖祖辈辈的日子,放开嗓子的吆喝声

一声声乡音,一个个中国字,再也难改或者改不了,天南地北的家乡话

 

在唐诗宋词的密码里,读懂哲理的意境。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就是这样赤城的乡愁,怎能不让人荡气回肠

执念千丝万缕,一辈子,几代人,暖了生生不息的乡村生活

 

一个都不能少。乡村美丽才是中国美丽,农村美好才是祖国美好

一曲高山流水,让村庄的炊烟,魂牵梦绕。是谁将万千景象,种进了中国人的方寸心田

一起出生入死,结了缘、有了愁

贴在窗上的剪纸,挂在家中的中国结。毛笔字,飞檐走壁的毛笔字

京剧,字正腔圆。秦腔,豪气冲天。一家一户的院子,睡在风景如画的梦里

连天接地,雨水滋养,万物齐秀

 

一方乡土,养育一方人??醇蛭镄佬老蛉伲镆傲衫帜?/p>

城市是看得见的山,乡村是流淌的水。这城市与乡村的情结,智者见智,无怨无悔

 

(二)

阳光、月光、星光,俏皮任性的,在房檐下,在绿油油的庄稼地里

勾勒出童言无忌的旁白。听,水乡、原野、山里,田间地头、牛羊鸡狗

都在少年的记忆里酣睡

 

讲乡村故事,知道了一代代伟人。去城里开会,回乡下革命

才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杆子

 

从列强摧残、积弱积贫、百废待兴中,站了起来,富了起来,强了起来

反哺乡村的畅想曲,由此唱响。带着梦想去,播种浇灌耕耘

犹如金融活水,随着数字水利工程,抵达千家万户

 

新天地新气象,不负韶华。新农村新农业,不误农时

乡村畅想曲,不舍昼夜。在家国春夏秋冬的光阴里

愿家乡、愿中国、愿世界,愿所有人

人人过上,忙闲有序的好日子

 

杜甫是“人诗一体”的典范,王文禄称杜甫诗歌“叙事、点景、论心,个个皆真,诵之如见当时气象”。从杜甫身上,还可以深刻理解何谓境界。

杜甫早年是一个强力诗人,“主体性”非常突出。七岁就有过“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的壮举。年轻的时候,杜甫意气风发,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充满自信地喊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欲倾东海洗乾坤”。杜甫不少诗歌中显现出其意志力之强悍,比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何当击凡鸟,毛雪洒平芜”,“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自己若无坚强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意志激情,不可能写出如此决绝强劲的诗句。

杜甫的自信,还表现在他身处唐代这样一个佛道盛行的年代,甘做一个“纯儒”,即使被视为“腐儒”“酸儒”。有一句诗最能表达杜甫的强烈意愿,“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杜甫认为自己坚守理想是一种物性,实难改变,尽管意识到“世人共鲁莽,吾道属艰难”,但仍然甘为“乾坤一腐儒”(《江汉》),不改其志,仿佛“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钡恼铰?。

杜甫的自信还表现在他的艺术自觉。杜甫写作追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对于写作本身,他感叹“文章千古事,得失存心知”。杜甫很自信,并且坚信“诗乃吾家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早期非常自信自负,因此和李白意气相投,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李白从青年杜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年轻气盛。但杜甫在历经艰难、视野宽广之后,他跳出了个人一己之关注,将关怀撒向了广大的人间。他的境界不断升华,胸怀日益开阔,视野愈加恢宏,成了一个具有“圣人”情怀的诗人,所以历史称之为“诗圣”。杜甫让人感到世界的温暖和美好。

杜甫最著名的一首诗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诗里,杜甫写到自己草堂的茅草被秋风吹走,又逢风云变化,大雨淋漓,床头屋漏,长夜沾湿,一夜凄风苦雨无法入眠。但诗人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由自己的境遇,联想到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也处于流离失所的命运,诗人抱着牺牲自我成全天下人的理想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何等伟大的胸襟,何等伟大的情怀!在个人陷于困境中时,在逃难流亡之时,杜甫总能推己及人,联想到普天之下那些比自己更加困苦的人们。

杜甫被认为是具有最高境界的诗人,到达了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理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就是圣人。

何谓境界?境界就是人之认识水平、心灵品位和精神层次。两句诗可以理解何谓“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如何提高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是达到高境界时的感受、视野和情怀。

对境界的追求,是伟大诗人们的共同追求。诗之高下,需以境界为标准。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高格”。

境界的提升,需要时间的淘洗,需要生活的考验,更需要不断自我修养、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诗成肉身,或许就是诗歌的最高境界了。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东坡,都是人诗互证、诗成肉身的典范,其形象是其高境界的一种呈现,所以,我常说李白是道教的美学代言人,杜甫是儒家的美学代言人,王维是佛教和禅宗的美学代言人。苏东坡,则是儒释道融汇的典范。中国古典文明,至北宋达到一个顶峰,苏东坡就是代表。

金融现代新诗的突破和发展,寄望于金融强国的开疆拓土,寄望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境界的不断升华。

境界是评价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关键词,也是中国传统文明中的一个关键词,哲学家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学者张世英则说:“中国美学是一种超越美学,对境界的追求是其重要特点?!本辰缈晌街泄У暮诵母拍睢?/p>

境界概念里,既包含了个体性与主体性问题,个体的人可以通过修身养性,不断自我觉悟、自我提高,强化自己的主体性;也包含了公共性与人民性的问题,人不断自我提升、自我超越之后,就可以到达一个高的层次,可以体恤悲悯他人,关怀万物,也可以与人共同承受分享,甚至“与天地参”,参与世界之创造。

《劳动者港湾》,将金融的境界给予了清新的勾画。

劳动者港湾

 

曾几何时

环卫工人快递小哥

怎敢理直气壮走进银行的网点

 

直到有一天

有一家大银行

满世界的传播

让快递小哥环卫工人

走进网点歇歇脚喝喝水

充个电上个厕所

瞬间温暖了街道忐忑的心

 

自此

劳动者港湾

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载着新金融的微光

追逐生活的梦想

 

宋代理学家张载提出过“民胞物与”的观点,将他人及万物皆视为同胞。语出《西铭》一文:“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币馑际?,天是父亲,地是母亲,人都是天地所生,所以天底下之人皆同胞兄弟,天地万物皆同伴朋友,人和万物都是一个感情共同体,世界是一个有情世界,王夫之在《诗广传》中称:“君子之心,有与天地同情者,有与禽鱼鸟木同情者,有与女子小人同情者……悉得其情,而皆有以裁用之,大以体天地之化,微以备禽鱼草木之几?!彼?,中国古典诗人把山水、自然、万物都当成朋友兄弟,王维诗云:“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李白感叹:“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清照称:“水光山色与人亲”。这是真正的现代生态意识应该学习借鉴的。

在GPT时代,人诗互证有着特别的意义,在AI也可以写诗的时代,在AI修辞速度和能力甚至胜过人的时代,唯有“人诗一体”能证明真正的诗人和真正的诗歌了。

曾有一段时间,人诗背离,言行分离,程颐称:“若只是修饰言辞为心,只是为伪也”,“伪诗歌”的流行应该终结,是到了人诗对应、人诗一体的时候了。

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文字,文字可以描述、记录和储存人的情感、经验、记忆和智慧,传之后世,留存永久;人和AI的区别是人有情感,人本质上是情感的存在,情感是人之本质。在GPT时代,AI也会文字,语言是存在之家已经破灭。人是一个永远的情动者,这才是人之意义所在。

明末王夫之在家国大变之际,藏于深山,系统地对传统诗歌审美做过梳理总结,在强调“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提出“情、景、事”三者交融,他说:“一时、一事、一情,仅构此四十字,广可万里,长可千年矣”。诚哉此言!诗歌,既是个人情感史、心灵史,也是生活史、社会史。这也是“人诗一体”传统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原因。

有诗为证 视听金融华章

胡适曾说:“人之感官不一而同,中华诗文化为甚,这精神的饱满?!蔽迩昀?,积淀中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家底”?!爸还茏咦约旱穆?,让闲人去说吧”。

中国特色金融的现代诗歌表达,就从“诗电影”“微诗剧”迈出新的步伐。

这方面,我们的“诗颂新金融”“建行送您一首诗”,打出了“第一拳”。

对于这个事,不同板块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对于员工成长板块来讲,开发“建行送你一首诗”,最好的表达就是“新质生产力普惠赋能员工实战训练项目”。

哪里的新生产要素资源最丰富,哪里就是这个项目的最好教学基地。远程智能银行中心,就是一个拥有新要素新舞台的高地和中心。要通过这个项目的实践,不仅仅是创作传得久叫得响的作品,更是要培养掌握新质生产力工具的新型劳动者,诞生一批“诗电影”的策划、导演、制片人和诗人。

《中国新闻周刊》有一篇报道:不以规模论英雄,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在何方。展望未来发展,建设银行表示,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守主责主业,持续夯基固本,助力“金融强国”建设。2024年是建设银行成立70周年。展望未来发展,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营环境,建设银行表示,将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守主责主业,持续夯基固本,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发挥传统优势助力“三大工程”建设,以抓好重点领域风险管控为重点,持续强化全面智能风险管理,努力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新篇章。

将中国特色金融的现代诗歌表达,放在“建行七十年 金融风景行”这个大环境中,探索创作,记咏叙事主责主业主线主战场,让我们的“诗电影”成为“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的文化时尚,具有成风化人的奇效,历经三生三世三千年,成为留给子孙后代可以鉴赏和考证的优秀作品。

面对实地场景和数字场景这两个场景,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人诗一体”?数字场景,是站在别人作品里创作。这好比大家读书看电影写读后感类似,能否达到“人诗一体”的写作境界。这需要每一位躬身入局者大胆去守正创新,穿越于两个场景之中,创作出更为丰富的优秀的“建行送你一首诗”视听作品,让现代诗歌表达中国特色金融,在文化自信的新生态系统内外熠熠生辉,服务主责主业,旗帜鲜明,诠释“五要五不”,激活赋能,用高质量作品回答高质量发展,探索培育中国特色金融现代诗歌表达的新坐标新品牌。

《双子星》,是人面对数字场景,进行的一次“人诗一体”的创作。

 双子星

 

再次见到的时候

在建行生活平台上,建行手机银行的APP

随手指轻轻一划,有了时空互换

 

建行生活上的云场景

正从建行手机银行向上飘逸,有了斗转星移

畅游数字生活的天空,所有家事国事天下事

如影随形,切换穿越,成为平常心

 

几个短视频随光影秀美

飞向万家灯火

又绚丽转载到建行手机银行上

 

是的,两个平台,就是两颗星

成为紧紧相依为命的兄弟

创来一切皆可逾越的新传奇

 

双子星之间的界线,是虚的

烟火色,是金融色的分界线

也是自己的桥梁

 

到双子星旅游和生活

发现金融在建行生活上

生活在建行手机银行里

成家立业,离不开

太阳般的金融客,似乎不管这些

有双子星护航

走到哪里,金融服务无处不在

如今的双子星,融入所用者的言谈举止

如同左右手,不分彼此

 

 我的答案:“诗电影”“微诗剧”“有声书”“视听诗”等数据化创作,有泛在化的数字平台传播,也有高品质的智能空间(如电影院、分享会)提供给大众交融学习体验,是中国特色金融现代诗歌表达的最好文化模式,最佳发展路径。培育壮大金融现代诗歌创作力量,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和金融文化建设的需要。种子和幼苗,就在这里,就在掌握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大军中。有诗为证,身处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伟大变革的宏大实践,不负三生三世,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书写金融事,在“苦辣咸酸爽甜”中视听金融人,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深耕知行观。细微之上的精致,孤独之内的锦瑟,甘愿为星空,甘愿成星火。创作出更多冒着热气、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作品。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我们正处在一个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生产关系加速变革的大变局中,特别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古人有“以心为史”、诗史“互为表里”的说法,面对AI来势汹汹的全面侵袭,我们要保存、传承生活的完整性和心灵的纯粹性,保存、传承人类的情感家园,服务经济的换道超车,激发金融的新动能,赋能生活的新场景,激活新的劳动对象学用新的劳动资料的无限潜能,就需要以“人诗一体”“有诗为证”来保存、传承情感、精神和时代的档案,建设民族、国家和伟大企业的精神库、知识库,在新的起点上,赓续历史文脉,谱写金融华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互动起来:

1.现场练习

请大家打开中国建设银行客户服务抖音号、视频号,任选一个的视频。将自己虚化为数字人,参与其中,通过体验对话数字场景,以“人诗一体”为灵动,现场创作一首金融现代诗。然后,用AI工具,生成“微诗据”“微电影”。

展播点评,解决问题。有诗为证,芳华有为。

智能时代,现在的你,未来的你,需要拥有怎样的能力?华为孟晚舟说:“更重要的是你有什么样的意志力、视野、胸怀、品德,这个才是能够伴随我们一生持续成长的动因”。而诗歌,是养成这种能力的最重要也是恒久远的终身学习伙伴和心灵导师。

2.实战提能

针对数字金融、短视频、数字场景、新媒体等从业人员,推进任务型学习,建设“建行送你一首诗”新质生产力员工赋能(微诗歌微视频微公益)实战训练项目视听库、知识库、人才库。 

让“人诗一体”,成为一种理念!

让“有诗为证”,成为一种骄傲!

(注:本文系作者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诗歌篇讲义,“建行送你一首诗”研讨交流材料) 

参考文献: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人民日报》,五篇系列评论文章);深刻理解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陈雨露 南开大学校长);加快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李晓敏,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人诗互证与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表达(李少君,《诗刊》社主编);《新金融诗歌》(蔺文辉著,电子诗集,喜马拉雅听书平台有声书)。

077d78d5818137feec41cf5dd027a1e

作者简介

蔺文辉,笔名:文辉,男,陇上人家,现居住北京。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理事、研究员。著有诗集《穿越大半个地球来看你》《新金融诗歌》,专业著作《金融事银行人知行观》。自媒体公众号“品牌最美”“现代复兴诗刊”,视频号“微光映暖”主编?!拔椅鹑诳团男薄敖ㄐ兴湍阋皇资蔽⒐嫦钅坎呋恕8呒兜鞑榉治鍪?、注册数据分析师、统计师,“十二五”全国企业文化优秀传媒工作者,“文明之光·2020”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