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24-08-15 16:37:09
黄柳菱
王阳明文化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一生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行为规范,兼具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提炼总结、传承弘扬。
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初仕时28岁,先是在观政工部,后授刑部主事,再授兵部主事,可谓风光无限。然为官仅数年,即因上疏而触怒擅政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龙场驿栈驿丞。当时的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是典型的偏远地区,但他体味到了人间的“真情”,深知“良知”的可贵。当地朴质无华的“夷民”,他们与王阳明非亲非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建房屋,帮助他渡过难关。王阳明从中得到了新的启示和灵感,开始在龙场附近一个名叫龙冈的山洞中“(把)玩易(经)”,写下《五经臆说》,通过经典注释的方式来领悟“圣人之道”;揣摩《大学》中心思想也有了新的领悟,认识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同时,他还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写下《教条示龙场诸生》。日后的龙冈也因此而扬名四海,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成为天下各王学学派的始发地。
明嘉靖七年(1528年),王阳明受命平定思田之乱,驻节广西宾阳。督军理政之余,他关注民众教育,大兴儒学教育之风,为“宣扬至仁,诞敷文德”,创设宾阳敷文书院和南宁敷文书院,支持地方政府比照南宁敷文书院创办书院。其间,王阳明将一生所习、所悟、所得的思想精髓应用于理政、教育之中,功绩卓著;将“无负初心”“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事上练”等思想理念运用得淋漓尽致,形成了晚年王阳明心学的一些文化理念。
王阳明在宾阳所居时间不长,但驻宾期间的所作所为,显示其在教育、族群管理、治政方面的文化理念已然形成。
“阳明”教育理念:崇文重教。据明代的《宾州志》载:“嘉靖七年,……(王)奉命讨乱,驻节于宾,运筹□□,集诸生讲学……建堂□□房各五间,颜其堂曰‘修道’,东西为廊房□□,扁其门曰‘敷文’。”而南宁的敷文书院,据《(民国)邕宁县志》记载,其原有建筑形制有仪门、大堂、精舍、后堂、对越亭、洗心台等??彩?,书院学生和附近府学、县学的生员直至普通百姓,都可以来聆听。王阳明一生弘扬儒学,所到之处,讲学不辍,通过办学阐明理学真谛,传播良知之学,最终达到了为广西地方教民成俗、激奋发之志、定公序良俗的目的。
“阳明”族群管理理念: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思田之乱平复后,王阳明在《地方紧急用人疏》中提出:“思、田地方原系瑶、僮(壮)之区,不可治以中土礼法……”在后续治理八寨、断藤峡之乱时,他审时度势,短短数月就完成了平乱。同时,他抚民化民,多次下令严禁滥杀无辜,倡导“剿抚结合”“惩恶劝善”的理念,使得广西各区域族群和衷共济、和合共生。
“阳明”治政理念:无负初心、励精图治。驻宾期间,王阳明发布的一系列“思田公移”文章,将“阳明”治政理念中的“无负初心”“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事上练”等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他多次下令要求官员在为政过程中尽心竭力,上报国恩,下除民害,切忌“专为己私,假借公干”“不许徇情律下,赃犯人员,自贻玷累”“要持身律下,谦以睦邻,修复州治,保安境土”。提倡各地官员“行良知”,嘱咐他们“诚爱恻怛,视下民如己子,处民事如家事”。
可以说,王阳明少有大志,15岁时即上书皇帝,陈述平乱之法。28岁刚举进士,闻讯广西患乱,朝廷正下诏求言,即上陈边务疏,所陈各节,极有见地,利弊得失,分析剖明,此时的他对于边事的研究已非寻常。在受朝廷之命平定思田之乱后,他坚持认为思田暴乱宜抚不宜剿,上书《奏报思恩、田州平复疏》。在实践中,他不费一枪一炮,未动一兵一卒,即平息暴乱,且未妄杀一人,归顺者悉数发放归田务农,平民百姓免受遭殃,表现出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指挥才能。之后,在额外揽下的平定八寨、断藤峡之乱中,他发布的“绥柔流贼”“追捕逋贼”等令,提出“用兵之法,伐谋为先;处夷之道,攻心为上”的主张,也充分体现出了他一方面充分关注民生,采取各种措施为民请命,剿抚并用,安定民心;另一方面,他坚持振兴风教、教化风俗的治边理念。
面对当时广西的乱象,王阳明始终认为其中的重要原因莫过于“民风不善”,而“民风不善”则缘于“教化未明”;并且,广西地处边疆,安边稳边尤为重要,“御外之策,必以治内为先”,因此,必须导民向善,进行良知教化。为了扬善集义,他创设敷文书院,开了广西儒学教育之先河。与此同时,他深知广西边民也是父老乡亲,“耻说兵戈定四夷”,所以他秉承不负初心的理念,以最小的代价解决思田、八寨、断藤峡问题,并顺情因势,实行了地方土俗自治,开了广西“民族自治”的先例。他的这种“自治”的理政方略至今仍值得借鉴。
晚年的宾阳之旅,成就了王阳明上述文化理念的形成。宾阳是王阳明从政和传播思想的重要一站,他的治边思想和人生抱负在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其思想成果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转化。将宾阳看成是王阳明心学的成道地,或言之成理。创办书院时,王阳明亲自开坛讲学,教授子弟??梢运?,宾阳是王阳明心学得到提升并走向成熟的地方。其在告退期间所写的《答聂文蔚书(二)》,规模宏大,述尽良知之学,也可视为其心学理论完全成熟的标志。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