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林全国兼职论坛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51茶楼论坛网

宰牛、宰羊、烫鸡……从汉俑汉画中感受古人的“热辣滚烫”

  来源: 扬子晚报

2025-03-13 16:54:55

字号
左手平撑,右手持刀,长袖撸至手肘,还有一个中分头,面前侧躺着一只待宰杀的肥牛。这是近日在历史爱好圈引发讨论的一件汉俑,来自徐州博物馆。

左手平撑,右手持刀,长袖撸至手肘,还有一个中分头,面前侧躺着一只待宰杀的肥牛。这是近日在历史爱好圈引发讨论的一件汉俑,来自徐州博物馆。

它的身上有着怎样的“网红”特质,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是这样的俑较为罕见;二是它造型奇特,生动地保留了近2000年前人们的生活场景。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臧磊

在徐州博物馆基本陈列展“汉家烟火”展厅内,这件蓄势宰杀的汉俑与其它8件陶俑摆放在同一个展台。展台周边,安静地卧着狗、鸭、牛等四只动物陶俑,中心位置则留给了两个人物陶俑,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把刀,刀尖指向之处,是一只躺倒待宰的牛。牛前方则是一个案板,案板后方端坐一人,手中持刀,似是正在料理肉类。

据了解,将这些陶俑摆放在一起进行展示,是为了让观众能更为直接真切地感受到汉代人的日常生活气息。这9件文物,其中3个人物,案板以及躺倒的牛,目前还无法判断它到底是不是出自同一个墓葬,但从器物的形制、陶质推测,有可能是从同一座墓葬出土。

汉代人生前享用的一些东西,会直接或变相地带到墓葬里面去。包括徐州地区汉墓出土的一些典型陶制模型明器,如陶井、陶仓、鸡、鸭、狗等,都是如此。

这几件陶俑反映的是宰牛的过程。宰杀牲畜这一题材在汉魏晋时期北方贵族墓葬的壁画中比较常见,在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嘉峪关魏晋墓中曾出土多幅宰杀牲畜的砖画图像,在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中,也有类似题材出现,但做成俑的则比较罕见。相比于画像,俑更为立体生动,也更引人注意。

记者注意到,在展中的这3件人物俑,手持的都是刀类器具。

但在流传至今的众多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等图像资料中,持椎宰牛的场景更为常见。

据专家介绍,“椎”是一种类似锤子的木质工具。在出现金属制作的击打工具“锤”之后,“椎”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被淘汰?!白怠庇搿按浮保秸咝翁畈欢?。学者高启安曾考索过“椎?!钡姆绞剑衔?,“椎?!本褪且阅敬嘎栈髋5乃侵屑渖院蟮哪歉霾课?,现代科学表明,那里分布着中枢神经,一经击打,牛便倒地,或死或晕,之后再施以刀斧解牛。

高启安认为,“椎?!闭庀钔涝准际蹙烤钩鱿钟诤问?,是一个难以下结论的问题,但至迟在战国时期出现“椎?!痹咨狈绞降蔽抟?。

在汉代图像中,最常见的“椎?!鼻樾问牵阂桓鋈?,一手持木椎,一手挽拉牛绳。这是因为椎牛是项技术活,只需一人即可,但也因此,“必须要有准确的击打技术,才能一锤击中要害。因此,一般情况下,椎牛者多为职业屠宰者”。

高启安以战国时期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举例:秦国攻打赵国,晋鄙奉命率军救赵,但魏安釐王又由于惧怕秦军干涉,让晋鄙把军队留在邺地扎营驻守。信陵君魏无忌得知此事后,让曾经受恩于己的如姬盗取兵符,并前往晋鄙军中要求代领兵马。晋鄙心中仍存怀疑,于是,职业屠家朱亥出其不意,抽出藏于袖中的锤,一锤打死晋鄙。“能一锤打死晋鄙,正是朱亥职业生涯所练就的纯熟技术”。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椎”,有铜做的,也有铁做的,形状与锤子大致相当,但上刻花纹,据了解,徐州博物馆就收藏有“椎”。

那么,徐州博物馆的这件陶俑,持刀是怎么回事呢?在嘉峪关魏晋墓葬中有一幅宰牛图像,椎牛者手持的就不是“椎”,而是一把刀。高启安认为,这说明,用刀击打牛头,虽不如用椎常见,但它也是当时宰牛的一种方式。

采访中,专家一再强调,牛是古代重要的生产资料,几乎承担了全部农业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汉代禁止杀牛。但也并非一禁了之。在一些必要场合,是可以杀牛的。比如祭祀庆典、劳飨军士、隆重宴饮。

此次引发网友讨论的宰牛汉俑,让公众看到,在极富感染力的骑马俑、舞乐俑、说唱俑之外,陶俑在日常生活题材方面也有强大的表现力。

据专家介绍,济源市博物馆藏有一件西汉宰兽俑。那是2003年从济源市沁北电厂西窑头工地第10号墓出土的陶俑。与“宰?!毕啾?,它的表现力不遑多让。

公开资料显示,该俑为泥质红陶胎,手工捏塑而成。由一人一兽一狗一台架构成,是一幅生动的古人宰杀牲畜的场面。一头独角兽被仰面捆绑在一个正方形有两根柱子的台架上,四肢自然伸张,腹部浑圆鼓起,头部下垂,口微张。一人头戴平顶帽,身穿无袖长衣做成的工作服,双腿叉开站立于工作台上,弓腰、上身前倾,双手死死抓住独角兽一只大腿的内侧,嘴部紧贴手旁的兽皮,腮帮鼓起,在努力地往里面吹气。他的脚旁一只狗悠闲地匍匐于方形台面上,嘴里正在撕咬着主人赏赐的一块肉。整个场面真实自然,人物动物刻画逼真生动。

最为形象的就是往动物皮内吹气,这无疑是为了使动物的毛更容易刮掉,现在农村自行杀猪一般仍取用此法。

而在嘉峪关魏晋壁画砖上,我们还能看到宰羊、烫鸡的画面。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还是陶俑,都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1800年前古人生活的“热辣滚烫”。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ngc96.tqlkx.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